近年來,舟山職業技術學校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創就蔚藍”的號召,以創就蔚藍•首屆全國海洋類大學創業大賽總決賽為契機,打造職業教育“創就蔚藍”政校企聯盟的海島樣板。近年來,每年約有10%的師生與企業生產、技術人員一起開展工藝改進、設備改造、新產品開發等。為行業開展各類生產、咨詢、技術服務項目120余項,為30多家企業解決技術難題40余項,已獲16項專利,部分專利已轉化為現實產品,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深耕“創就蔚藍”聯盟,營造技能育人生態環境。一是積極加入浙江省“四方聯動 產教融合”服務聯盟,立足區域經濟,校企共建集人才培養、實習實訓、生產示范為一體的“海港風格”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基地,建成“海中洲創新創業實驗室”與“智聯創新創業實驗室”兩大省級創新創業實驗室。二是積極加入舟山市“創就蔚藍”政校企聯盟,與長宏國際、森森集團等企業共建5個產教融合示范基地,建成5個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助力2家企業成長為省級產教融合型企業。與浙江交投礦業共建企業學院,為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培養提供有力支撐,推動企業健康發展,實現校企雙向奔赴。通過“創新研修平臺、項目孵化驛站、創客教育搖籃、成果輻射中心、創業轉化舞臺”,緊緊圍繞生產型的教學任務,將課堂知識轉化為具體的實踐問題,從而促進產業發展與技術進步協同創新。形成的成果經驗,在全省同類專業群推廣、在《中國教育報》刊登。
深化舟山工匠學院,建立技能人才共培基地。跨越企業和學校,跨越產業和教育的類型化特色優勢,與定海區、岱山縣、嵊泗縣、普陀區、普朱管委會(朱家尖)當地教育部門、人社部門合作,依托當地職業院校、技工院校,舟山技師學院著力打造“舟山工匠學院”,并先后在7座小島設立共富分院,從“學校、企業、社會”三個維度出發,形成了優教共享、技能共訓、產業共興、人才共育、創業共謀的“三維五共”職教共富機制,實現了校地合作,助力技能育人的海島共富。截至目前提供各類定制培訓服務超過5000人次,為中小企業提供技術服務198次,參與產品研發36項,間接創造經濟價值近千萬元。
深挖省級海創平臺,共建校企海創導師團隊。一是打造校企海創導師團隊。按照“校內專業教師+校外企業師傅+校友”構架,建立三個校企海創導師共同體,推進跨學科、重實踐的雙創教學并提供相應的資源協調服務。二是打造專業群海創導師工作室。各專業群按照“教師持項目+跨專業團隊+核心導師領辦人”,組建成一支既具有創新創業教育理論功底,又有創新創業實踐能力的海創導師團隊,培養學生專業貫通、創業跨界的創新創業能力。依托海創平臺,在技工院校師生創新創業大賽上,師生共獲得省一等獎4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8項。其中《LNG船舶靜電消除裝置》項目獲省第三屆教師組一等獎,《除銹怕穿機器人系統》獲省第四屆教師組一等獎,同時進入國賽,獲教師組二等獎。(何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