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河北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河北省企業職工職業技能競賽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并自公布之日起正式施行。這是全國首部規范企業職工職業技能競賽的地方性法規,將為提升廣大職工技能水平和創新創造能力,加速高技能人才培養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制造業在河北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當前,河北制造業正處于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加速推進的關鍵時期,制造業企業的轉型升級對技能人才的需求,已從“數量補充”轉向“質量升級”,需要加快培育建設一支高素質職工隊伍。
近年來,河北工會先后推動或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強新時代工會工作和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的意見》《河北省總工會勞動和技能競賽規劃(2021—2025年)》《關于開展職工職業技能大賽的實施方案》《河北省企業職工創新創效競賽獎勵辦法(試行)》等政策性文件,推動形成橫向聯動、縱向牽引、分級實施、層層選拔的全鏈條勞動和技能大賽體系。
“根據河北實際情況,創制性制定《條例》這部法規,有利于充分調動企業和職工組織參加競賽積極性,促使更多工匠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脫穎而出,對加快我省以制造業為重點的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河北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負責同志認為。
《條例》明確聚焦以制造業為重點的企業,設置“3+1”(省、市、縣三級競賽+企業內部競賽)競賽層級,通過創新職工職業技能競賽內容、形式,完善技術創新創造成果轉化和獎勵激勵機制等舉措。“在實際生產場景中、面向企業一線職工開展職工職業技能競賽是《條例》的一大亮點,明確企業職工職業技能競賽是面向企業職工,立足生產崗位,解決實際問題,以技術操作、技術創新、技術創造為主要類型的競賽活動。”河北省總工會黨組成員、經費審查委員會主任魏光表示,不同層級競賽針對不同職工群體,開展不同類型的競賽活動,各有側重,構建起了一套與傳統競賽形式不同的競賽機制。由此,各崗位的企業職工都有機會脫穎而出。
河北省總工會通過精準定位競賽方向、構建“工會+職能部門”協同模式、技能競賽由線下到線上等運行機制的創新轉變,讓職業技能競賽更具廣度和深度;聚焦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等重大戰略及全省重點產業、優勢傳統產業,科學設置賽項,對標全國及京津冀賽事,精準契合產業發展需求;聯合省教育廳、省人社廳、省工信廳等多部門舉辦競賽,充分整合各方資源,各自優勢得以更好發揮。
同時,打破傳統競賽模式,形成“線下實戰+線上賦能+區域協同”的立體化組織體系。線下競賽,聚焦全省核心主導產業、新興產業和傳統優勢產業,2024年省級決賽設置焊工、人工智能訓練師等11個工種,730名選手同場競技;縣級工會圍繞107個縣域特色產業集群開展945項賽事,覆蓋4000余家企業。線上競賽,以融媒體節目《“冀”高一籌》為載體,首創電視熒屏競技模式,目前已舉辦講解員、急診護士、消防等職業技能創新大賽,推動中醫藥、家政服務等行業上萬人參與技能提升。
據了解,今年,河北已明確把技能和勞動大賽開展在企業、車間、班組上,開展在產業鏈、產業集群上,聚焦八大重點產業遴選20個左右工種開展省級大賽,讓勞動和技能競賽成為技能人才的“孵化器”、產業升級的“加速器”,以勞動和技能競賽賦能高質量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條例》強化了各級總工會在競賽中牽頭責任,為此,河北省總工會計劃召開宣講會,將《條例》納入各級工會培訓內容,面向省重點特色產業集群中規模以上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制造業百強企業開展重點宣講。同時,主動爭取同級黨委、政府支持指導,加強與人社、科技、工信等溝通對接,統籌推進競賽廣泛深入開展。
河北省總工會將2024年確定為“技能和勞動競賽年”,全省開展各類職工職業技能競賽超千場。
據介紹,省總工會將今年確定為“職工職業技能競賽提升年”,將在省、市、縣三級各確定一定數量的企業先行先為,確?!稐l例》落地落實。河北各級工會將借助《條例》出臺東風,推動競賽由技術操作向技術創新、技術創造并重,市級競賽和省級競賽以評比技術創新創造成果為主要形式,優秀成果納入省科學技術進步獎和省技術發明獎評選范疇;同時,探索開辟外省市選手參賽通道,日前已開展的2025年區域性女職工數字技能競賽,吸引京津冀三地26萬人次網上練兵,進一步提升了競賽的開放性和競爭力。(本報記者 李昱霖 本報通訊員 田恒海 高會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