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從金融支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全面加強金融監管、加強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統一領導等方面作出了具體安排,為我國下一步金融工作提供了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引。”談及學習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體會時,全國政協委員,浙江金融職業學院校長鄭亞莉這樣告訴記者。
“當前在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過程中,金融高質量發展面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有待提高、金融風險防范壓力較大、金融改革創新任務繁重、金融業對外開放水平有待提高等挑戰。”鄭亞莉表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尤其是服務中小微民營企業質效不高的問題,應引起高度關注。要打破我國長期以來以銀行為主的間接融資模式,建立多元化、多層次的金融支持體系。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發展多元化股權融資,培育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金融資源渠道。
會議指出,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在鄭亞莉看來,一方面,這五篇大文章之間密切關聯,要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需要做好這五篇大文章;另一方面,把科技金融放在首位,說明科技金融是這五篇文章中的重中之重。
首先,彰顯了科技創新的戰略地位。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是大國博弈的主戰場,國際格局重構的關鍵變量。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而推動科技創新,金融是重要引擎。黨中央把科技金融發展置于五篇大文章的首位,體現出科技創新在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中的關鍵位置,為今后我國金融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指明了著力點。
其次,近年來科技金融有了較快發展。近年來,金融科技的發展速度超出了傳統金融領域的預期,為金融服務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萍冀鹑诓粌H可以提高金融服務的效率和質量,還可以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更好地控制風險,促進金融市場的穩定。
最后,科技金融發展能夠帶動和賦能其他金融發展。科技金融可以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幫助金融機構更準確地識別和管理綠色項目的風險,從而賦能綠色金融的發展;通過精準評估風險,拓展服務覆蓋面,提供更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從而賦能普惠金融的發展;通過提供各種養老保險產品和特色金融服務從而賦能養老金融的發展;通過支持區塊鏈、云計算等技術手段,提高金融服務的效率和安全性,同時也可以幫助金融機構更好地管理風險,從而推動數字金融的發展。
結合工作實際,如何進一步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鄭亞莉表示,浙江金融職業學院作為職業教育領域金融人才培養單位,肩負著為金融行業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我們將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金融和教育的重要講話思想,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和金融領域人才需要,培養行業、社會需要的人才,以高素質應用型金融人才支持金融強國建設。樹立新理念,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立德樹人,著力培養有道德、有修養、有能力的新時代高素質金融人才;構建新體系,在專業、課程設置上,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建立相應的金融服務課程體系;豐富新內容,圍繞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等重點領域,設置相關專業課程,培養市場所需的金融人才,為支持金融強國建設貢獻力量。(李元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