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下午,安吉縣社區教育學院孝源學習中心聯合孝源街道殘聯、科協、婦聯、農辦、團委,安吉鄉村藝術學校孝源(國學)分校等部門,在觀音橋村白露芳茶園,舉辦了一場“新時代 農民夜校”——“深植新時代助殘‘商翼’,講述‘弄茶經’助推共富”主題茶話會。
茶話會在簡短的流程情況概述后,受邀分享的三位“弄茶人”就開始念起了“弄茶經”。家住孝源街道觀音橋村的陳小霞,是村里的種茶大戶,近年來,她與丈夫憑借著靈活的頭腦,及時抓住了抖音帶貨這一風口用心經營,成果可觀,如今年通過抖音直播,銷售額超過900萬元。“以前日子也困難,所以當自己有了一些余力后,希望能夠帶動身邊的鄉親們一起過上好日子。”陳小霞感慨地說。她的這一想法,與該村返鄉創業青年張文熙不謀而合。“創業過程中,我得到了來自方方面面的幫助和鼓勵,事業上有所收獲之后,我想把心里的感激之情化成實實在在的行動,來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他說道,“經營茶葉,茶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定位很要緊,對于產品的制作和包裝及銷售過程中,賦予其文化品位的元素很關鍵,有文化的創意,品質精良、構思巧妙、意蘊深長的茶品有很好的價值也很有市場,是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接著,分享人陳偉峰順著他們的話題,與大家講述口感好的茶葉就有市場,怎樣可以種植出這樣的茶葉,如何做好茶園管理等非常實際且可操作的內容,并愿意與當地茶農簽訂青葉收購協議。整場茶話會,與會人員一邊喝茶,一邊聊著茶事,共同商議著怎樣讓大家富起來,氛圍濃厚。
該活動負責人介紹,以茶話會的形式讓大家談談天、交交心,我們將集思廣益、積極實踐,重點聚焦農戶關心、關注的茶葉種植和銷售問題,通過簽訂定向青葉采購協議、白茶種植經驗教授等舉措,幫助部分茶農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厚植“茶文化”內涵,有力提升茶葉銷售的廣度和高度、深度。與此同時,我們還將聯合農業、氣象、水利、物流、農資等相關條線力量,定期組織“茶會”,及時分享和傳遞相關資源和政策信息,有力奏響科普“弄茶經”、聯手送“真金”、文化潤“茶品”、定期“聽心聲”等助推共富“四部曲”,精準引領共同富裕。(汪華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