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新倉學子農耕文化研學活動
春回大地花千樹,萬物勃發綠盎然,海寧新倉谷堡的油菜花如期盛放。3月23日下午,參觀了海寧新倉谷堡稻米博物館之后,海職高新倉校區的學生們便徜徉在這一片金黃的璀璨中,“吸收著”來自田間地頭的“養分”,開展農耕文化研學活動。
在學校里,不少學生能將田園詩歌背得滾瓜爛熟,卻在生活中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常常鬧出蒜苗當韭菜的笑話。在稻米博物館中,學生們背著熟悉的二十四節氣歌,近距離了解古代農耕與現代農業的文化。
農業現代化后,傳統農耕文化逐漸式微,很多傳統農具都退出了歷史舞臺,但這里木質碾米機、老式的風車、稻桶、紡紗車一應俱全。學生們邊觀看邊學習,細細體味這些古人凝聚的智慧結晶,感受中華民族農耕文化的博大精深。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鄉愁是愛國主義的重要內容。天道酬勤,力耕不欺,農耕文化和鄉土文明需要年輕一代的傳承。開拓進取,生生不息的精神品格亦是中華民族永無止境的創業追求。
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當下,讓學生們適時走進田間,聞著花香知時節,懷著對家鄉的滿心眷戀,學習紅船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主動傳承農耕文明,肩負鄉村振興使命,在春光里奔向美好的明天。(新倉校區 洪婷莉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