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杭州市濱江區浦沿街道巖大房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內彌漫著專注與溫馨的氣息。在濱江區社區學院的指導下,巖大房社區暑期“一老一小”象棋班正式啟幕,20余位白發長者與垂髫稚子隔枰對坐,在方寸棋盤間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傳統棋藝傳承之旅。未來12次課程中,象棋將成為連接社區老少的精神紐帶。
棋盤兩側,是知識與經驗的溫暖交匯。專業教練蔡茜昭從象棋淵源講起,耐心拆解“車行直路馬行斜”的基礎規則。老人們化身為“銀發助教”,用布滿歲月痕跡的手,輕輕引導孩子們擺正“車、馬、炮”,一招一式傳遞著無聲的關懷;孩子們則仰起小臉,眼神清亮,專注聆聽每一句講解。求知若渴的目光與慈祥包容的笑容在楚河漢界之上交織,棋枰化為溫情的代際對話平臺。
這方小小棋枰,承載著遠超技藝傳授的深意。它既是社區弘揚國粹、守護文化根脈的生動實踐,更是創新探索“老幼共育”模式的堅實平臺。棋局中的切磋琢磨,讓尊老愛幼的美德與互助共學的家風在無聲博弈間自然流淌,為現代家庭教育注入源遠流長的傳統智慧。
巖大房社區始終將“一老一小”視為社區服務的重點。“一老一小”象棋班正是盤活社區資源、創新服務模式的一次探索。它不僅豐富了老人和孩子的精神生活,更讓隔代親情在互動中升溫,讓優秀家風在社區扎根。未來,社區將持續聚焦居民需求,把黨群服務中心打造成傳遞溫暖、凝聚人心的幸福家園,讓更多為民服務項目結出豐碩果實。
巖大房社區以象棋為媒,在楚河漢界間勾勒出“老有所為、幼有所樂、代際共融”的和諧圖景。棋局終會落幕,但尊老攜幼、崇德向善的社區新風尚,已隨著每一顆落下的棋子,悄然融入居民生活的經緯,成為基層治理創新最溫暖的注腳。(來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