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市職業高級中學打造特色“三山”旅游專業群
麗水素有“中國生態第一市”的美譽,近年來,“麗水山耕”生態農產品、“麗水山景”鄉村旅游和“麗水山居”田園民宿的“三山”品牌建設與生態產業正產生耦合疊加效應,推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麗水市職業高級中學立足區域生態資源稟賦,全面整合旅游服務與管理、電子商務、中餐烹飪與營養膳食三大名優特色專業,對打造特色“三山”旅游專業群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三山”旅游專業群開發“粒之匯”電商平臺,服務“麗水山耕”生態農產品,先后取得數十項產品專利成果。“三山”旅游專業群創新設計“紅色+綠色+古色”麗水“三色”旅游線路,服務“麗水山景”鄉村旅游。“三山”旅游專業群制定“民宿管家”專項職業能力考核標準及考核題庫,服務“麗水山居”田園民宿。
“三山”旅游專業群為服務麗水“三山”旅游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才支撐,助力區域經濟發展。一個“三山”旅游專業群,興旺了一方產業,激活了一方經濟。
對標麗水“三山”品牌,搭建融合化產教協同平臺
為有效提升專業群與產業發展的融合程度,學校通過與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和名優企業的深度合作,搭建起融合化的產教協同平臺。
開展產教協同。學校根據近年來麗水旅游產業的綠色化、生態化轉型升級趨勢,深化與麗水生態產業集聚區管委會等產業園區、行業協會、企業的合作關系,建設集科技開發與咨詢、技術推廣與服務、人才培養等功能于一體的產教融合育人平臺,開展包括“‘三山’人才培養研討會”“‘四融’現代學徒制人才試點”“特聘專家進校園”等系列活動,提升合作實效。
開展教研互促。學校在與企業合作過程中,強化應用導向,圍繞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打造跨專業的師生技術服務團隊,推動中小企業的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提升服務行業企業社會的技術附加值,使自身成為區域性技術技能積累中心。構建科研反哺教學機制,把科研項目成果轉化為課堂教學案例,在技術研發中提升師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目前已根據校企合作開發的“處州菜”和“畬家菜”品牌,形成了特色課程“民宿早餐”,編寫完成了特色校本教材《麗水山耕·秋之歌》《麗水山耕·冬之戀》。
開展育訓結合。主動對接麗水旅游、烹飪行業企業的員工培訓需求,發揮自身專業集群優勢,開展行業高技能人才培訓,積極開展職工繼續教育,成為麗水旅游和烹飪企業重要的繼續教育基地。
發揮“1+1>2”集聚效應,創新柔性化組織管理模式
學校在開展“三山”旅游專業群建設過程中,突破傳統專業建設的剛性模式,積極促進資源整合共享,發揮“1+1>2”的集聚效應。
建設結構化團隊。根據不同職業崗位面向,組建由專業帶頭人領銜、專業骨干負責、專業教師跟隨的三級結構化專業群教師團隊,更好地貼近市場發展和技術變化前沿。引進各類行業大師、高校教師、研究機構專家20余人,打造高水平專兼結合的“三山”旅游教育教學創新團隊。校企聯合建成由國家黃炎培獎獲得者、省特級教師領銜的省級旅游名師工作室和省級電商名師工作室,以及由中國烹飪大師、“浙菜金牌大師”領銜的省級烹飪大師工作室,通過開展“四航”師資培育工程,培養了一批極具發展潛力的青年準名師。
建設模塊化課程。學校全面深入調研“三山”產業的發展現狀與趨勢,探索柔性、可拓展、面向崗位群的旅游課程建設新模式,按照“平臺+模塊+方向”思路,組織重構專業群課程體系。其中平臺課程整合群內共同必需的知識、技能和素質,幫助學生構建職業整體認知;模塊課程按不同職業方向分流培養,幫助學生形成崗位核心能力;方向課程跟隨市場需求和技術進步不斷調整,使課程體系實時保持與產業界的信息交流、資源共享。目前,已開發了“麗水人·說麗水景”“麗水人·品麗水茶”“在麗水·戀上民宿”等3門專業平臺課程,完成配套校本教材編寫及出版,被多所中職院校旅游專業選為專業教材。
建立開放型培養模式。學校以名校建設為契機,重新規劃布置專業實訓室建設,同時積極應對專業群內部求學群體多元化、學習基礎差異化、學習場景多樣化的實際情況,推行彈性學制和學分制,激發學習動力,滿足多途徑成長需求。
緊隨產業發展升級趨勢,完善動態化持續發展機制
隨著區域產業升級,“三山”旅游專業群建立健全對接產業、動態調整、自我完善的專業群建設發展機制。
逐步實現動態調整專業構成。調整專業組成和專業方向,在專業群主體面向保持穩定的同時,增強外部適應性,使專業群富有旺盛活力。2020年初,學校完成了生態休閑與民宿旅游方向(民宿管家)的論證工作,形成了“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民宿管家方向企業人才需求調研報告”和“民宿管家方向開設可行性分析報告”,并計劃于2021年開展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民宿管家方向的招生工作。
逐步實現動態升級專業內涵。發揮旅游專業群下屬的2個省級名師工作室和1個大師工作室與行業的密切聯系與抱團發展優勢,及時對接產業變革和技術進步趨勢,確保培養目標適應崗位要求、教學內容體現主流技術,人才培養體系與時俱進。目前,學校正在設計開發旅游專業群的“1+X”融通課程。
逐步落實動態優化評價機制。學校將學生的職業道德、技術技能水平和就業質量作為重要指標,制定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評價指標,結合行業、企業等外部評價,形成綜合性的評價標準體系,逐步實現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內容動態化,從而持續推動高水平專業群的高質量發展。
回望麗水市職業高級中學旅游專業群建設,學校以基礎更為雄厚的優勢特色專業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為龍頭,對照“三山”旅游產業中所包含的生態農產品營銷和農家菜、地方菜開發內容,創新了“旅游+電商”“旅游+烹飪”的特色專業內涵,通過跨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專業平臺課程開發等途徑,有效帶動電商和烹飪專業的建設,實現了專業集群式發展。
如今,旅游專業群學生在2017年至今的歷屆技能大賽上表現突出,幾乎包攬所有項目的全市一等獎。在全國導游資格證考試中,通過率高達55%,遠超全國32%的通過率。中國烹飪大師、浙江烹飪大師周建偉通過“大師傳絕技”工程,成功培育出10位“名匠學徒”,成為麗水“三山”旅游品牌建設的“生力軍”。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成為浙江省“中本一體化”首批試點專業。烹飪專業與市餐飲協會合作開發的“處州菜”“畬家菜”品牌,獲得全國飯店業特金獎。
學校“培育‘三色’人才: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的研究與實踐”獲2019年浙江省職業教育改革典型成果案例。(劉繼明 楊冬琴 吳春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