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圖書館是為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服務的文獻信息資源中心,也是學生的第二課堂。館內浩如煙海的文獻、每日更新的數據庫、先進專業的服務器為學生提供了學習和研究的良好環境,對學校發展、學生成才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對比普通本科院校,高職院校在辦學方向、人才培養等方面存在差別。比如,高職院校注重為地方發展服務,與社會的聯系更為緊密,通過工學結合的辦學模式,培養高層次應用型技能人才。因此,高職圖書館更重視提高教師的“雙師”素質、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滿足社會尤其是企業的發展需求。
人才培養是圖書館建設的重要一環。但實際上,高職圖書館館員學識水平普遍較低。我們不得不承認,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仍然是重中之重。
傳統圖書館以文獻資源管理為基礎,包括編目、存儲、流通、咨詢等業務,對工作人員學識的要求不高。隨著“互聯網+”的時代潮流持續推進,圖書館拓展了信息資源的開發、存儲和利用服務,深入信息素養培養、信息調研、學科建設等新領域。
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明確指出“圖書館應積極拓展信息服務領域,提供數字信息服務,嵌入教學和科研過程,開展學科化服務”。因此,圖書館對工作人員的要求不斷提高。工作人員不僅要具備資源管理知識,還要掌握計算機軟件,以對各種信息進行收集、整合、加工、開發。此外,由于高職院校辦學方向、人才培養的特殊性,工作人員還需提升為學生實踐、企業指導而服務的水平和能力。
然而,高職圖書館工作人員能否承載時代賦予的新使命、新擔當?
囿于對圖書館工作的傳統認識,學校領導對圖書館重視不足。館藏陳舊、技術落后、設備老化,尤其是存在把圖書館當成家屬安置地的現象,使得圖書館人才素質偏低。
據省高等學校圖書情報工作委員會調查,浙江高職圖書館中,正高職稱人員平均占在編人數的4%,副高占17%,但有16所院校圖書館正高人數為零,高級職稱人員占比未達到國家規定比例35%。
據萬方數據顯示,去年全省高職圖書館工作人員在各類期刊發表圖書館相關論文僅37篇。這說明高職圖書館科研能力亟待提高。
高職教師每年會到企業和農村參加生產服務活動,圖書館人員則沒有這樣的機會,其指導學生實踐和滿足社會需求的能力自然有所欠缺。
除館員隊伍建設外,圖書館還涉及文獻資源建設、場館設施建設、技術設備建設等。近些年,在教育部的督促下,高職圖書館在這些方面都有較大提升。比如,經多年建設,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擁有館舍面積2萬平方米、數據庫20多個、藏書300多萬冊,其中紙質圖書200余萬冊、電子圖書100余萬冊。
綜上所述,目前高職圖書館人員隊伍建設已落后于其他服務能力的建設,應加大人才的引進,加強現有隊伍的培訓,提供豐富的社會實踐機會,努力打造具有專業學科背景、熟悉圖書情報知識、能熟練運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鍛煉實踐技能、為社會和企業需求提供完善服務的人才隊伍。(葉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