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蕭山區第四中等職業學校(以下簡稱“蕭山四職”)創辦于1956年,是國家級別重點職業學校、全國禁毒教育先進單位、浙江省現代學徒制第二批試點單位、浙江省中職學生創業教育基地、蕭山區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學校由“杭州市蕭山區第四中等職業學校”“蕭山衛生中等專業學校”“杭州市蕭山區衛生進修學校”組建而成,目前有護理、藥劑、建筑、數控、外貿、化工等六大專業,教職工174人。學校緊緊把握當前職業教育發展機遇,結合自身優勢率先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實行“六段·五星”特色人才培養模式,深化產教融合提升教育質量,積極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疫”往情深 同心戰“疫”
2020年初,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全國人民都心系武漢,蕭山四職共有15名護理專業優秀畢業生出征武漢疫區。在馳援武漢的浙江醫療隊伍中,有主動請纓隨李蘭娟院士團隊奔赴抗疫一線的“李氏人工肝”專科護士劉元春,她將滿腔的柔情化為祖國需要時前行的斗志;有來自海軍軍醫大學附屬一院(上海長海醫院)的程笑,她把溫暖的笑容和專業的護理留在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有首批出征的周玲紅,有奮戰在重癥病區的池冬菊、周婷楓、吳國華和杭州市援鄂緊急醫療隊中年齡最小的隊員“90后”陳飄維,還有章秀中、胡佳佳等援鄂英雄。她們擁有一個共同的身份——蕭山四職畢業生,她們詮釋著“真誠、仁愛、嚴謹、求實”的衛校校訓,堅定著救死扶傷的人生信念,書寫著蕭山四職人的責任、擔當和使命,成就“最美逆行”。
產教融合 理實一體
面對《“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實施,蕭山四職護理專業把握國內職業教育發展機遇,率先開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在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中,學校結合醫院、企業的需求,按照用人需求與崗位資格標準,重構教學的課堂結構和課堂體系,形成“雙元雙育”,與多家醫院及護理機構聯合構建“六段·五星”護理人才培養模式。學校與醫院、企業護理專家聯合制定了“五星級”師徒評價標準,實現高精尖護理人才的專門化培養,通過“了解護理職業階段、走進護理階段、跟進臨床護理階段、臨床實習銜接階段、臨床實習階段和預就業階段”等六段培養,以及校內理實一體學習、校外臨床實習、做好職業能力拓展和就業準備等,有效助推學校護理專業大發展。目前,學校已與多家“二甲”以上綜合性醫院和母嬰養老護理中心等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有效滿足了學生“專技、優學、高就業”、學校“雙師、多證、強賽、優教”及企業對專業護理人才的崗位需求,潛心架構起“政府部門—行業—企業—學校”四位一體的運作模式,深化校企合作、醫教融合,助推專業發展。
課證融通 多技就業
近年來,蕭山四職一直著力于探索護理專業品牌化特色化的發展之路。積極實行“1+X”證書制度改革,課政融通,實現多技就業。除了護理專業必修課程外,根據醫療護理機構對護理人才的需求,由醫院與學校共同開發母嬰護理與養老護理的理論與實踐操作等校本教材,共同開發選修課程,建構了把學生的專業知識、實踐技能、職業素養、人文素養等融于一體的教育教學體系,將校內外的實訓、頂崗實習與系統專業實踐教學相結合,真正實現了一體化育人。學生通過考核可以獲得畢業證書、護士執業資格證、養老護理員和育嬰員等職業技能證,實現多證在手,一技走遍天下。
陽光師生 “臻愛”筑夢
蕭山四職在“尚德、精技、強能”校訓指引下,以陽光德育為育人特色,積極打造“七四”工程;以名師團隊建設為抓手,實施“青苗—青禾—青檸”計劃。實現“合格—骨干—名優”教師梯隊培養,實現學生“高質高考、優質就業、潛質留學、匠心雙創”多元發展,教師“教育上有特色,教學上有個性,科研上有成果”多彩成長,學校“品牌專業、臻愛教師、陽光學子”品質提升,積極打造青年工匠的夢工場,陽光師生、筑夢前行!
未來,蕭山四職將進一步專注品牌化發展,提升辦學層次,深化校企合作,為早日成為省市特色學校砥礪前行。(華紅霞 黃志芳 趙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