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課,通過法律分析、提供解決方案,教導學生誠信立商,樹立正確的義利觀;體育課,在學習排球墊球中感知“女排精神”;護理課,聯系社會健康議題,激發職業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近日,寧波東錢湖旅游學校“思政啟智,匠心鑄魂”公開課活動周上,各學科老師紛紛將思政元素巧妙融入課堂,大思政課堂有聲有色,有滋有味。
公開課有著共同的特點:自然式滲透。思政元素在教學中并非生硬的教導和口號,老師們選擇以“如鹽入水”的方式,將思政與學科知識巧妙融合,自然地滲透進學習中,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滋養。
24商英班正在上《信用證分析表的設計和填寫》一課。該班是普職融通班,這是本學期首次接觸專業知識。結合學情,夏燕老師采用情境教學法、任務驅動法,以張小泉產品出海為情境,指導學生制作信用證分析表,并從國家策略強調信用證結算的重要性。
當同學們在填制信用證分析表時,夏老師多次強調實用、適用、夠用。“填制時必須嚴謹不能出錯,這是準外貿人誠信嚴謹、高效融合的工作精神。”她說。
課堂上,師生間多次提問互動。當學生邵錦程答畢,夏老師徑直走到他面前,從口袋掏出一朵艷麗的小紅花遞給他。“這是代表勇氣和智慧的小紅花,送給你作為獎勵。”此時,全班發出驚呼聲。
原來,這是一朵魔術小花,手指輕輕轉動花莖便會瞬間綻放。為了給孩子們加油,夏老師特地選了它作為教具。“十級驚喜!那一刻我就是個發光體。”邵錦程說,這朵小紅花有點像自己,平時比較害羞,但遇到光芒就會自信開放。
在分組探討環節,同學們有感而發。有的同學說,中國能在國際貿易中掌握話語權,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強大的祖國。還有的同學說,信用證分析表不僅是風險控制工具,更是國家經濟主權的“顯微鏡”。
“外貿專業的課堂融入思政元素很有必要,例如在學生階段就能養成關注時事新聞的習慣,在日后的工作中才能抓住機遇,避開風險。”夏燕說。
“思政元素和專業知識能如此生動結合。”授課結束后,寧波職成教教研員崔瑾表示,老師講到填制信用證分析表的嚴謹性,這點能讓學生有近距離的感知,而不是空洞地去接受思政教育,這樣的思政教育才有實際效果。她認為,課程思政不只是一節課的事情,是一個“如鹽入水”的滲透過程。
張佳琦老師上的體育課正在教授排球正面雙手墊球。由于女生居多,發力不均勻,練習墊球時狀況百出。當有人一直墊不好,張老師耐心指導,還以中國女排精神激勵大家無懼疼痛,戰勝自我。女排精神在這一刻仿佛有了具象的感受,同學們紛紛以更堅定的信念和更專注的姿態投入墊球練習。
據悉,此次公開課周覆蓋11個專業,多所兄弟學校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共同參與聽課,并邀校內外專家點評,與教師交流課程思政教學經驗,探討教學方法和策略,提升教師課程思政教學水平。
副校長陳潔表示,課程思政對中職生的價值觀塑造、職業素養提升等方面都能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希望通過老師授課、專家評課的方式,讓老師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加深對課程思政教學理念的理解,多下功夫鉆研,從而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出最大的育人效益。
近年來,在新時代背景下,學校牢牢把握新時代新征程的思政育人使命,緊扣“產教融合、科教融匯”的發展趨勢,推動思政育人工作內涵式發展。聯動政府、企業、行業、學校,成立寧波東錢湖區域政企行校思政育人共同體,開展不同學段“同題異構”教學實踐、共同體教學觀摩活動、中小學生職業體驗等,增強思政教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文字:吳彥,圖片:胡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