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地適應新教材帶來的教學變革,提升小學信息科技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11月23日、29至30日,長興縣小學信息科技“新教材”24學分培訓在長興教師進修學院和第二實驗小學舉行。長興縣小學信息科技教研員周宗美以及全縣各小學信息科技教師30余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名家專題講座引領
湖州市吳興區信息科技教研員吳紅良以《“科”與“技”的交響:新教材與實驗教學法的實踐與思考》為主題,他從“雙新”下教師的困惑、四個角度看新教材、實驗教學法的理論與實踐、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設計和教學資源與工具推薦四個方面與大家進行了交流,為大家在實驗教學上指引了新方向。
名師專題報告分享
長興實驗小學徐虹老師聚焦于信息科技教學實驗,以信息科技主控板為例,細致地闡述了在連接過程中需要特別關注的要點,以防出現操作失誤,對主控板的結構進行了全面的剖析,介紹了與實驗板緊密相關的軟件技術知識、如何安裝編程工具、安裝驅動、固件升級,讓教師們對這塊看似普通的板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為后續的實驗教學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長興第二小學李茗妍老師聚焦新教材的落地,分享了浙江省信息科技平臺在日常教學和業務比賽中的運用,同時鼓勵大家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平臺賦能教育教學。
新課堂風采展示
長興縣第二實驗小學張文娟老師的《韓信點兵篩選法的實現》一課,從游戲中提取出篩選法的關鍵,從而提出本節課的問題,圍繞“韓信點兵”經典問題,她帶領學生經歷“抽象與建模——算法設計——算法的驗證”,以此來感受使用篩選法解決“韓信點兵”問題的完整步驟。
長興縣實驗小學徐虹老師的《探索與或非三種基本邏輯運算》一課,通過日光燈無專人管理浪費現象,帶領603班的孩子們一起進行模擬教室燈開關控制,合理猜想并實驗改造升級為智能管理燈,利用傳感器通過條件變化來實現燈的自主明滅,實踐與體驗“與”“或”“非”三種基本邏輯運算,增強用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的意識。
長興縣虹星橋鎮中心小學張穎老師的《問題的分解》一課,結合實際生活,緊扣教材要求,從界定問題、分解問題和確定關鍵問題三個環節出發,設計相應的教學任務,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問題分解的方法,鼓勵學生自主思考,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
這些課程不僅展示了教師們對新教材的深刻理解,也體現了他們在教學實踐中的創新和探索。
長興縣信息科技教研員周宗美老師對三節課作出精彩點評,贊揚了三位老師課堂教學目標明確,教學內容豐富、適宜,教學方法多樣、有效,課堂氣氛積極、和諧,也對課堂中出現的不足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并組織學員完成新教材教學設計比賽。
長興教師進修學院通過此次培訓活動,旨在積極推動新課標、新教材等新理念在小學信息科技教學中的落地,進一步提升小學信息科技教學的質量和效果,為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學生奠定堅實基礎。參與培訓的教師們表示,通過此次活動,他們對新教材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也獲得了新理念及其融入日常教學的有效策略。他們將把這些寶貴的經驗和知識帶回自己的課堂,以實現更高質量的教學。(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