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是人工開鑿的河道,世界上有很多運河,其中開鑿最早、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運河就是中國大運河……”近日,由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教育廳、浙江廣播電視集團聯合主辦的“我們的大運河”云上思政課在衢州第二中等專業學校各班級火熱開展。這次思政課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將AI技術與傳統歷史文化相結合,為同學們呈現出一幅幅生動的大運河畫卷。
在這堂創新的思政課中,同學們跟隨鏡頭,與穿越時空的大文豪“蘇軾”一同漫步在古老的運河畔。“蘇軾”的講解與引領,讓同學們聆聽到了運河的悠悠歷史,感受到了運河文化的獨特魅力。從運河的開鑿到沿線的風土人情,從古代的航運繁榮到現代的生態保護,學生們在云端課堂上領略到了大運河的千年歷史與輝煌。
云上課堂結束后,在思政教師的引導下,同學們深入探討了大運河的地理、歷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價值,并深刻認識到保護這一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一位同學感慨道:“以前,我只在歷史書上、老師口中聽說過大運河,今天觀看了《我們的大運河》,更加直觀地了解到了運河文化的博大精深。”
“大運河是我們的寶貴財富,它見證了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該肩負起傳承文化的重任,同時也要積極保護生態環境,讓大運河永遠流淌下去。”課后,同學們紛紛撰寫感悟,表達了自己對大運河文化的敬仰之情。
此次云上思政課不僅讓同學們增長了知識,更激發了他們內心的文化自信。同時,他們也深刻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與傳承文化同樣重要,表示將積極參與到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中去。(郭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