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寧波東錢湖旅游學校23航空專業的課堂變了樣,正在給同學們上課的是中國東方航空乘務員袁欣鑫和春秋航空乘務員毛雅靜。兩人還有一個身份:寧波東錢湖旅游學校2018屆航空專業畢業生。當天,兩人重回母校,站在到夢想起航的地方,與學弟學妹們動情分享逐夢藍天的青春故事。倆人不約而同的認為,學生時代走過的每一步,鋪就了夢想的墊腳石。
現場:航空專業同學“飛機艙”上課
回到學校,兩人第一件事便是去看望曾經的班主任楊園園老師,師徒三人還在校園里合影留念。“楊老師對我們的要求非常嚴格,經常讓我們擠出時間練站姿,現在回想起來依然覺得高中時光很充實。”袁欣鑫笑著說。
走進教室,同學們瞬間被兩人靚麗的外型和超脫的氣質吸引,連連發出贊嘆聲。“6年前的今天,我們和你們一樣坐在這里,相信自己,你們也能和我們一樣!”這堂課,兩人就從乘務員的儀容儀表開講,結合自身經歷,回望學生時代到工作的歷程,分享了乘務員的技能、素養,航空公司人才選拔標準、面試技巧、行業標準、工作細節等。其中,對客服務、客艙逃生等實操環節更是把課堂搬到了校內的實訓機艙,這是按照空客320機型1:1模擬的航空專業實訓機艙,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模擬機艙乘務工作,受益匪淺,意猶未盡。
下課鈴聲響起,大家久久不愿散去。
“學姐講得特別細致,細致到什么臉型適合什么樣的發型,還手把手教我們如何突出個人優勢,我突然覺得自己的美術特長在審美方面就很有優勢呢!” 中考結束,23航空張巧璐放棄了其他學校的美術班選擇了航空專業,今天再次堅定了當初的選擇。
學校以寧波國際會議中心高端禮賓“小荷”團隊為標準,培育了一支“小帆”禮儀團隊,余沁陽是其中一員,高一的她已經多次參與寧波國際會議中心、寧波院士中心舉行的大型會務服務。“從學姐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這激勵著我向他們看齊,勤練技能。”余沁陽說。
陳佳音說:“除了學到了專業知識,我提前了解到了行業前景、企業文化和面試技巧,大大拓寬了認知視野。”
解惑:消除對“乘務員”的小誤解
當天,航空專業同學們帶著自己甚至是家長的困惑,大膽地向前輩們提問。
乘務員是吃青春飯的工作嗎?袁欣鑫說:“并不是。可能大家在電視上看到的空乘人員都很年輕,所以就把乘務員和年齡掛鉤了。我的機組同事40-50歲的大有人在,只要身體條件允許,年齡并不是問題,乘務員除了形象更看重責任感、人際交往能力和應變能力。因為職業的特殊性,大家會尤其注意身體健康,保持自律的生活習慣。”
聽說空乘人員特別辛苦,旅客登機前4、5個小時就要到崗了?毛雅靜說:“沒有一份工作是不辛苦的,一年下來,我已經飛過近20個省市,飛行時間493小時,每到一個地方,工作結束后就會去一次放松的旅行,工作、休閑兩不誤,可以說是辛苦并快樂著。”
萬一以后進不了航空公司,是不是都白學了?毛雅靜說:“拋開雜念,學好專業,拓展知識面,才能給未來增加籌碼。學生時代學到的英語、茶藝、急救知識、銷售技能、等太有用了,以后無論從事哪個行業都會終身受益。”
故事:“藍天夢”很遠,也很近
因為機緣巧合,2018年,袁欣鑫報考了學校航空專業,他坦言,當時對乘務員沒太多概念,憑著開朗大方的個性“勇闖”學校的各項活動,加入了學生會,參加了創業計劃比賽、浙江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等,還是合唱團團長。在實踐鍛煉中,他逐漸建立了自信,成績也提升得很快,保持班級前茅,還獲得了音王獎學金。
根據航空專業3+2的培養模式,畢業后,進入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更難能可貴的是,兩位同學都憑借過硬的實力進入了有百里挑一之稱的凌云班。
2023年8月,大學畢業后袁欣鑫順利通過面試進入東方航空,此前他還面試成功了春秋航空安全員,最終選擇了做乘務員。如今,一周大約飛行4天,多次穩妥處理了飛機上的特情,深受單位好評。“非常感謝學校給我創造了一個多元化的成長空間,全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他說。
從高一起,毛雅靜的職業目標就特別明確——當空姐。因此,除了學好專業知識,她不斷拓展愛好特長,考取了高級評茶員,還加入學生會鍛煉自我。“工作時腦子里常常閃現出在學生會那會兒的場景,這段經歷教會了我沉著冷靜地去應對任何狀況。”在杭州亞運會期間,優秀的毛雅靜還被選為禮儀志愿者。
如今,倆人工作不到一年,月薪已經過萬,也給自己樹立的小目標——在空乘的職業道路上勇往直前、攀登高峰。
寧波東錢湖旅游學校2016年設立航空專業,培養民航服務、高端服務業領域的高素質、技能型拔尖人才。畢業生進入中國東方航空公司、吉祥航空公司、長龍航空公司、寧波國際會議中心等知名企業,從事空乘、地勤、禮賓接待等工作。同時,注重綜合能力培養,助力學生拓寬就業面,部分畢業生進入國企、外貿、科技類等公司,諸多學子進入本科深造。(吳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