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企業是構成市場經濟主體中數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業群體,是吸納就業、改善民生、穩定社會、發展經濟、推動創新的基礎力量。如何進一步改善中小微企業的創新環境?大力推進職業教育與中小微企業的產教融合是一個重要抓手。但是,我國職業教育服務中小微企業的力度還不夠。一是職業教育對中小微企業所需技能人才供給不足,特別是高技能復合型人才更缺,制約了企業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許多職業院校往往更愿意與大型龍頭企業簽訂人才培養合作協議,對中小微企業相對缺少關注。二是職業教育對中小微企業的科技研發提供的智力支持并不足,影響到企業創新創造能力。中小微企業自主研發能力弱,特別希望與職業院校進行科技研發項目合作,但因缺乏信息交互平臺,也因職業院校服務中小微企業主動性不強,使很多企業在創新創造發展方面能力弱、走彎路,成長性差。三是某些職業教育機構在育人心態上缺乏“平民精神”,培養人才在就業心態上和職業身份上比較焦慮,進而傳導至中小微企業,使其人才流動性變大、用人隱性成本增高。
職業教育在根本上是大眾教育和技能教育,職業教育的重要使命是為中小微企業服務,包括為中小微企業培養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技術技能人才,為中小微企業提供科技項目的研發支持以及共建員工職前與職后培訓基地等。毫無疑問,職業教育應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服務力度。首先,在技能供給上,引導職業教育機構把服務重心向中小微企業傾斜。建議在職業院校建立“中小微企業服務中心”,同時政府等相關職能部門聯合行動,面向中小微企業發展社區學院、發放職業教育培訓券等以激活社會教育資源,加快建設“技能型社會”。其次,在溝通機制上,建設“開放開源、共建共享、互動迭代”的產教融合大數據平臺,通過這個大數據平臺,聯通全國各個相關數據庫,打破各個數據資源的孤島效應,對學校、行業、企業、政府和科研機構等產教融合資源及其需求情況進行收集、整合、引導、匹配、實施、評估,實現供需雙方的精準匹配、一鍵搜索、快速鏈接和有效合作,使其充分發揮合作育人、合作研發、就業服務、資源整合、信息檢索、技術服務、在職培訓等功能,最終使該平臺成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基地。最后,在大眾傳播上,倡導職業教育培養“平民英雄”,使職業幸福而非身份焦慮成為書寫職業教育實踐話語的基本立場,從文化根基上增強職業教育服務中小微企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把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勞動教育、成人教育、終身教育進行大融通,把職業啟蒙教育貫穿大中小學校教育全過程,激發職業教育的社會活力。
(作者 徐平利 系深圳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深圳職業技術大學新時代中國職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