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姚斌從教的第30個年頭,同時也將是他裁判生涯中的高光時刻:他將在杭州第19屆亞運會、第4屆亞殘運會中以技術官員身份,擔任田徑賽事的裁判員。
姚斌,寧波東錢湖旅游學校體育老師、信息中心負責人,田徑國家級裁判,浙江省田徑協會裁判委員會副主任。
自2007年晉升國家級裁判以來,姚斌先后擔任了多次世界級、國家級大賽裁判員。亞洲室內錦標賽、亞洲田徑大獎賽、中日韓青少年運動會田徑比賽、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全國田徑錦標賽等重量級賽事上都有他的身影。有時候,他是裁判員;有時候,他是競賽秘書;有時候,他是賽事主管。
“亞運會應該是我裁判生涯中參與的最高規格賽事了,從教30年之際有這樣的機會,對我來說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姚老師說。
如何才能成為一名亞運會裁判員?以金牌數量和裁判員最多的田徑賽事來說,杭州第19屆亞運會共有田徑賽事裁判200名左右,其中,浙江地區100名左右,省外各地100名左右。省外各地以推薦+測試方式確定人員,省內則是所有63歲以下的國家級裁判員和各市推薦的一級裁判員參與測試,測試內容包括田徑賽事規則和英語相關內容。
2021年7月通過測試以后,姚老師就成為了杭州第19屆亞運會技術官員之一。
“9月26日,我們將提前報到,然后進行培訓和聯調。”所謂聯調,實際上可以理解為所有技術官員的“彩排”,除了由志愿者擔任運動員外,其他工作模擬現場比賽。“這樣的聯調需要進行兩次,目的是及時發現問題,一般是細節問題,然后做出調整,以確保正式比賽時不出狀況。”姚老師介紹。
作為一名裁判員,需要具備哪些特別的素質?姚老師說,除了專業水平過硬、細致認真的態度外,臨場應變能力也很重要。他分享了一個他曾經看到過的比賽,在一次田徑賽事的跳高比賽中,當一名運動員過桿以后,裁判員舉起了代表有效的白旗,誰知就在那一瞬間,桿子掉落了。“那名裁判反應迅速,立刻放下了代表有效的白旗,舉起了代表無效的紅旗。在比賽規則中,像這樣的意外情況下是可以改判的,關鍵在臨場反應要快,否則如果裁判愣怔了,就不利于后續比賽的進行。”
姚老師的裁判生涯始于大學校運會。那是大學二年級,學校舉行校運會,當時的姚斌被學院的田徑老師選中擔任檢錄主裁判。“只記得當時老師講了一句‘你是學院舉行校運會以來第一個學生主裁判’,‘學生中的第一個’給當時的我帶來了無比的自豪感,也是從那時開始愛上了田徑裁判這份工作。”姚老師回憶。
1993年從寧波師范學院體育教育專業畢業后,姚斌回到了自己的高中母校,當時的莫枝中學擔任體育老師,同時開始裁判生涯中的考證、升級。后來,莫枝中學變成了寧波東錢湖旅游學校,姚老師一直任教至今。
1997年,偶然的機會下,他接觸了田徑比賽編排軟件,于是結合自身電腦及網絡技術的專長,承擔起田徑賽事編排工作,現在的賽事秘書主要負責的就是賽事日程編排。
如今,作為一名國家級裁判員,和浙江省田徑協會裁判委員會的副主任,姚老師執裁的重量級賽事數量可觀。
僅僅是今年暑假期間,他就執裁了5項大賽,包括7月的全國田徑錦標賽、8月的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浙江4人,其中寧波1人)等。
9月13日,他又將出發紹興,擔任全國田徑接力錦標賽的賽事主管助理與終點攝影主裁判。作為終點攝影主裁判,他需要負責全組工作,對計時裝置的運轉負責,與發令員、現場展示等其他崗位人員做好協調,并確認比賽結果。作為賽事主管助理,他需要協助賽事主管做好更多的協調工作。
“之后,將一心準備亞運會和亞殘運會比賽。”姚老師說,去年到今年,世界田聯對田徑賽事的規則做了不小的調整,所以這個階段,需要繼續熟悉新的規則,與其他技術官員一起交流討論。就在前不久,姚老師還給亞運會田徑運行團隊作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執裁的經驗分享。
說起30年的工作,與不斷升級的賽事規格,姚斌說:“是熱愛,促使我一次次認真、嚴謹、高效地完成各項大賽的裁判工作。”(吳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