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對外文化貿易協會受乍得職業培訓、小手工業與小額信貸部委托,雙方合作開展的“乍得國家職業標準共建互認項目”啟動。據北京對外文化貿易協會會長張少龍介紹,該項目在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投資和技術促進辦公室(中國·北京)的指導和協助下,通過引入中國職業教育資源,推動乍得工業化體系下的職業教育現代化及人才培養,加強中國、乍得兩國的教育交流與合作。
乍得位于非洲中部,2006年8月中乍兩國恢復外交關系以來,雙邊經貿關系不斷發展,合作領域不斷擴大。目前,中國和乍得互相成為重要的經濟貿易合作伙伴,2022年雙邊貿易額達13.68億美元,同比增長143.4%。在乍得的中資企業經營范圍涉及石油勘探開發、石油鉆井、煉油、工程承包、通訊、鋼鐵、農業、農產品加工、物流運輸等行業。
據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投資和技術促進辦公室(中國·北京)區域協同專家姜灝介紹,乍得礦藏資源豐富,世界銀行評估其石油儲量為20億桶以上。但由于乍得尚無工業基礎,礦產資源目前大多處于待開采狀態,所以相關工業領域的職業技術人才培養對乍得未來經濟發展尤為重要。
近年來,中國加大了對乍得職業技術教育的扶持力度,與乍得職業教育交流不斷拓展加深。
2022年7月,由中國商務部主辦、寧波職業技術學院承辦的“乍得職業技術培訓學校項目教師研修班”以線上方式開班。
2023年2月,中國駐乍得大使王晰寧和乍得職業培訓、小手工業與小額信貸部長烏斯曼共赴援乍恩賈梅納職業技術培訓學校項目考察。
王晰寧大使在活動中表示,該學校將成為中非合作“九項工程”在乍重要成果之一,建成后將為乍得培養一大批技術型人才。烏斯曼部長表示,長期以來,中國政府踐信守諾,在職業培訓教育領域向乍得提供真誠無私的支持,助推乍得經濟社會發展,乍方會始終銘記并珍視這份友誼。
2023年4月,由中國政府援助的乍得職業技術教育學院順利通過竣工驗收。
據《人民日報》報道,通過援建職業技術學校或職業培訓中心、設立魯班工坊、提供職業教育培訓援助等方式,中國幫助許多非洲國家逐步提升職業教育質量,激活職業教育市場,培養不少青年技術人才,助力非洲國家將人口紅利轉化為發展優勢。
202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要求:全方位踐行世界技能組織2025戰略,加強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和地區組織的合作,推動職業教育走出去。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教育部深入實施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加強同共建國家教育領域互聯互通,積極推動同其他國家學歷學位互認、標準互通、經驗互鑒,形成了一大批合作成果。
據“乍得國家職業標準共建互認項目”執行方、武漢中部集團負責人介紹,本次項目共涉及課程標準開發、招收乍得留學生、開辦海外校等多個領域,組織方將總結以往中外職教合作項目經驗,分步驟實施,下一步將組織中國乍得兩國職業教育專家通力合作,根據乍得的實際需要,系統開發乍得國家職業教育相關標準、課程標準和教材、開展相關企業“中文+職業技能”培訓等。
未來,中方還將探索與乍得方開展專業師資培訓、青年人才交流、講好中乍職業教育故事、組織國際職業技能大賽等系列活動,搭建中國乍得職業教育交流的立體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