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球組裝一天有100元啊,我可以一邊帶娃,一邊做來料加工。”近日,家住遂昌縣妙高街道騰龍社區的李阿姨有了一份賺錢的“新活”,作為從偏遠山區搬遷到縣城居住的“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的新移民,李阿姨通過遂昌成技校組織的來料加工培訓,開心地結束了“帶娃”的“專職工作”,兼職干起了來料加工。
“政府從來沒有忘記我們這些搬遷的農民,現在還把培訓開在了我們小區的家門口!”李阿姨動情地說,“正好在帶小孩的空余找點事做,還能賺到零花錢。”
學員金燕燕是個懷著二胎的年輕媽媽,她說:“等我生了二寶,帶二寶的時候,就可以和婆婆一起做來料加工啦。”
據了解,早在2018年,遂昌縣人民政府就出臺了《遂昌縣大搬快聚群眾再就業實施意見》,針對“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的移民,著力推進這一群體轉移就業,增加收入,并開始落實開展專項技能培訓。
通過主辦方遂昌縣農業農村局和遂昌縣婦聯的聯系,本次培訓的是當前緊俏的飾品掛飾加工、風車系列組裝、氣球組裝等。3位來料加工企業經營戶應邀到社區設點教學,學員們加工的成品只要獲得老板們的認可,就能打包發給企業、賺到勞務費。現場,近50名學員“現學現賣”,邊學邊做,熱情高漲。
考慮到移民人群的特點,大搬快聚專場培訓的年齡要求也放寬了許多,培訓班不乏“高齡”學員。
“我們來自西山頭村,想在家里做來料加工,補貼家用!”應水根、羅香球夫妻已經過了花甲之年,這次夫妻倆就一塊報名參加了學習!
遂昌成技校大搬快聚專場培訓負責人介紹說:“來料加工僅僅是2023年春季的第一個項目,大搬快聚人員甚至可參加不同的技能學習多次,培訓全程免費、政府‘買單’!下一步,生煎包、飯團、雜糧煎餅、漢服制作、禮儀服務、社區志愿者(陪診、代購)、砌筑工、電工等十多個專業技能培訓將輪番上場,希望這些‘接地氣’的‘菜單’能夠幫助他們早日找到適宜的就業增收新途徑!”(張華卿 邱宣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