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職業教育法完善了產教融合的制度支撐,為產教融合和職業教育發展釋放了諸多利好信號。利用行業辦學的優勢,紹興護士學校在行業里誕生,在行業里成長,產教融合、校院合作,是學校最“天然”、最緊密的特點。
作為產教融合的先行者,紹興護士學校與諸暨市人民醫院開展深度合作,形成產教融合多元聯動的合作機制,雙方在護理人才培養層次、定位和能力結構等方面精準對接,共同推動職業教育培養人才服務區域健康產業發展的需求。
“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從一堂課開始
近日,紹興護士學校外科護理石佳茹老師在理實一體化教室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公開課。活動由實訓中心和教研室聯合舉辦,人民醫院護理部副主任毛沁娜帶隊來校觀摩學習。課堂伊始,石老師通過播放視頻——“張力性氣胸病人搶救場景”的臨床典型任務引出本節課胸腔閉式引流護理任務。隨后,學生分組完成“初識管道場景——探究管道用途——守護管道安全”三環節遞進式任務。課堂中,通過一系列模擬實驗,引導學生完成張力性氣胸護理評估的任務,滲透評判性思維;通過細化胸腔閉式引流瓶原理模塊,培養學生結構化思維;在引流管意外的處理過程中,不斷滲透質量安全、關愛病人等職業教育。整個課堂以“呵護生命管道 維持相對平衡”為主線,貫穿了“愛崗敬業、團結協作”的思政理念,為在場所有教師呈現了一節精彩的產教融合課堂。
課后,人民醫院護理部副主任毛沁娜分享交流,她表示,紹興護士學校與諸暨市人民醫院合作開展的“產教融合”活動,有效強化了校院協同,希望雙方教師能進一步加強交流,不斷學習,接受新的理念,形成新的創新與發展。
深化產教融合,我們一直在路上
近年來,紹興護士學校與諸暨市人民醫院積極共建“雙師型”教師隊伍,開展“學校教師下臨床,臨床護士進課堂”、“新技術新規范臨床實踐或研討”等系列活動。
學校會定期組織骨干教師赴紹興市人民醫院開展臨床實踐學習和交流研討,幫助護理專業教師及時洞察護理學的發展和變化,了解臨床新技術的應用情況,從而提升教學水平。日前,我校兒科、內科和婦科護理教師均赴市人民醫院學習交流,針對教材中缺乏的新技術新規范,雙方討論開發活頁教材,為學生補充技能知識,更好地接軌臨床。
為了提高醫院護理老師的授課能力,提升臨床帶教老師的崗位勝任力,市人民醫院也邀請了紹興護士學校孟一淼老師和俞科平老師赴院授課。兩位老師分別從《PPT制作》和《如何上好一堂課》入手,為醫院臨床護士提高教學技能提供了專業指導。
校實訓中心主任孟一淼表示,希望以雙方交流活動為契機,切實推進中職護理專業校院合作,探索校院協同育人新模式,形成“以產助教,互融共生”的產教融合新生態。
深化產教融合,我們一直在路上......產教融合需要院校雙方的共同投入,紹興護士學校與諸暨市人民醫院將不斷探索,共同打造產教融合新生態,為推進學校高質量發展續寫新的篇章!(石佳茹 俞昕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