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寧波鄞州區灣底村活動室里暖意融融。來自寧波東錢湖旅游學校的學生們當起“老師”,為村民們帶來了插花、茶藝、健康體檢等服務,傳遞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以優質的志愿服務為鄉村文化振興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近年來,寧波東錢湖旅游學校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號召,大力整合資源,開展校村共建、助力文化振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發揮職業教育優勢為鄉村振興賦能蓄力。
校村共建,進鄉入戶送服務
近兩年來,寧波東錢湖旅游學校相繼與奉化棠岙村、鄞州施村、韓嶺村、灣底村4個村莊開啟校村合作,開展共富工坊共建、旅游資源開發、健康養老等方面的合作。
在施村,學校邀請行業專家、學者為新農村建設規劃新思路,研發旅游項目;在棠岙村,電商、旅游專業教師發揮專業特長為村民提供技能培訓;在灣底村,學生志愿者為村民們提供健康體檢、導游講解、巧手插花等服務,讓健康、禮儀文化走進千家萬戶。
當下,民宿經濟成為鄉村振興新引擎。該校引進資本和民宿專家開發塘溪鎮大嶺岙宜居項目,為民宿改造、增收出謀劃策。
月白風清園是一家根據蘇州園林改造的園林式民宿,如何拓展中青年客戶市場成為民宿主人張馨予的經營之困。結合專業優勢和工作經驗,該校德育處主任張佳琦提出了獨到的想法:“不妨把書法等國學活動納入經營范圍,以年輕人喜歡的方式增強客戶體驗。”在專業指導下,該民宿拓展經營模式,開設了國學、書畫等傳統文化研修班。如今,民宿中青年客戶越來越多。
寧波東錢湖旅游學校在服務鄉村過程中尤其注重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目前已與棠岙村、韓嶺村、灣底村共建黨建聯盟,推動黨員干部服務鄉村,彰顯黨員在鄉村振興中的示范引領作用,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鄉村振興。
文化建設,讓鄉村煥發生機
助力鄉村振興,文化力量不可缺位。寧波東錢湖旅游學校深入挖掘宋韻文化、茶文化、健康文化特質,以文化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設計詩畫南宋宰相第一村及“小八達嶺”宋茶樓;建立宋韻文化德育基地,以宋韻文化精神賦能德育;走進鄉村宣傳推廣宋韻文創……該校于去年牽頭成立了宋韻文化研究院,通過多種形式挖掘和傳承宋韻文化。
同時,該校嘗試把宋韻文化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圍繞宋代詩詞、瓷器、服飾等開設系列課程,學生可通過選修課、校園活動、志愿服務等多種方式體驗和感悟宋韻文化。
茶藝是寧波東錢湖旅游學校的優勢專業,學校立足東錢湖地域是寧波著名的產茶基地的優勢,積極助推區域茶產業發展。去年6月,鄞州區茶促會與該校聯合成立鄞州區茶文化傳播院,進一步挖掘、傳承、推廣茶文化,讓寧波的茶香飄得更遠。
創新培養,激活鄉村人才引擎
“建議您站在觀景臺上俯視,這個琴盤幾近逼真……”在一堂鄉村研學課上,寧波東錢湖旅游學校學生林可馨在“網紅”藝術村城楊村進行導游講解。她從最佳打卡點談到藝術振興鄉村實踐,從帶客人品嘗當地小吃到談及美食文化,其間還教客人制作游覽小視頻,令游客們刮目相看。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當下萌發了旅游行業新形態,“微旅游”領隊成為新興職業。根據行業形勢變化,學校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方向,校企合力共育新型旅游人才。
學校將鄉村研學納入課程體系,每周組織導游專業學生前往周邊村莊開展研學活動,如到下水村體驗傳統文化,到韓嶺參觀學習民宿經營理念,引導學生關注鄉村振興新的增長點。同時,該校與寧波東錢湖文旅集團景區管理公司等組成“微旅領隊產業共同體”,引入企業家、行業能手走進課堂,讓課堂教學緊跟企業發展步伐。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寧波東錢湖旅游學校校長楊海如表示,職業院校要依托專業優勢,主動對接產業發展,精準化培養更多適應本地經濟發展的實用型人才,為鄉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智力支撐。(史望穎 吳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