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浙江省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現代化先行的新征程中,聚焦“國家重視技能、社會崇尚技能、人人學習技能、人人擁有技能”的技能型社會建設目標,建立完善職業教育體系,提高職業教育發展質量,推進職業教育融合發展,加快發展縣域職業教育,培養大批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助力山區26縣高質量發展,為“兩個先行”提供重要支撐。
聚焦“兩個先行”目標,增強“技能浙江”建設向心力。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表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浙江省第十五次黨代會提出了“兩個先行”奮斗目標。要聚焦“兩個先行”奮斗目標,圍繞“8個高地”具體目標和“10個著力”主要任務,充分發揮職業教育的“跨界”特性,不斷增強適應性,高質量開展職業教育與培訓,擴大技術技能人才數量,提高技術技能水平,特別在有效服務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戰略支點建設、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高質量創建鄉村振興示范省等重大項目(平臺)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助力浙江全面轉入創新驅動發展模式、塑造引領未來的新增長極,不斷增強“技能浙江”建設向心力。
建立完善職業教育體系,形成“技能浙江”建設合力。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完善的職業教育體系,是職業教育確立與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類型地位”的前提,是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也是深化“技能浙江”建設供給側改革的關鍵。建立完善我省的職業教育體系,從縱向看,當務之急是推進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發展,目前浙江省有高職院校48所、本科層次職業院校2所,要按照《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精神,盡快高質量建成若干所職業本科高校,確保職業本科教育招生規模不低于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的10%。同時,繼續大力推進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從橫向看,要加快推進職業院校與技工院校融合發展,重點解決好歸口教育系統的職業院校和歸口人社系統的技工院校(技工學校、技師學院)在招生、人才培養、技能培訓等工作上的同步協調問題和職業教育資源的有效整合問題。同時,進一步加強各級各類技能培訓機構的規范管理,形成“技能浙江”建設的最大合力。
不斷提高職業教育質量,增強“技能浙江”建設內驅力。黨的二十大報告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發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提高職業教育質量是深化“技能浙江”建設供給側改革的根本,對于推進“技能浙江”建設具有決定性意義。要深入實施職業教育“雙高計劃”,圍繞《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的類型特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教學改革、打造品牌等具體要求,實現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深化推進“一流技師學院”和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實現全省職業教育“雙高計劃”和“一流”建設交相輝映。同時,建立“外引內培”機制,加大職業教育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保持高層次人才穩步增長;發揮團隊效應,加強結構化、高水平教學創新團隊建設,不斷提高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水平,不斷增強“技能浙江”建設的內驅力。
大力發展縣域職業教育,探索“技能浙江”建設路徑。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分配制度是促進共同富裕的基礎性制度。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擴中提低”建設橄欖型社會,是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關鍵。縣域經濟特色明顯,是浙江經濟發展的特征之一。要按照“一縣一策”基本思路,深入探索“技能浙江”建設路徑,優化整合縣域內職業教育資源,做大做強縣級職教中心,推動縣域職業學校著力建好服務區域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的專業群,有序擴大五年制職業教育,推進中高職一體化長學制培養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發揮職業學校人才技術優勢,參與區域產業發展規劃,推進技術成果轉化;支持鼓勵行業組織、鄉鎮村社依托職業學校、社區學院、社會培訓機構,長期舉辦面向待業人員、農村勞動力的技能培訓,以促進廣大社會人員特別是農村勞動力再就業,助力縣域經濟發展和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特別推進我省山區26縣高質量發展。(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 李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