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是國家設立的烈士紀念日,為落實黨史教育,牢記使命,堅定信念,當日上午,安吉縣社區教育學院遞鋪分院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教師赴安吉縣章村鎮高山村紅軍戰斗遺址開展“尋訪先烈足跡,擎起信念火炬”主題教育。
在高山村支部書記的帶領下,黨員教師從紅軍亭出發,沿著工農紅軍走過的古道,感受歲月的痕跡。遠眺紅軍耕作過的山頂梯田與時空對話,最后登上海拔800多米的桐王山探尋紅軍洞的故事。
大家邊走邊聽老書記講解。高山村的紅軍亭是當地老百姓為了紀念當年紅軍開倉放糧而建造的。從紅軍亭出發,沿著蜿蜒的小路,就踏上了紅軍路,這條建于明清時期的古道,現存1.5公里左右,保存相對完整。走在石板鋪就的古道上,兩邊竹林相間,溪水潺潺,當年紅軍從章村獨山來到桐王山,這條路是必經之路。古道南端,便是紅軍橋。根據黨史記載,1935年至1937年,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余部皖南獨立團為了打通與浙西南的聯系,多次在章村及附近的孝豐、昌化一帶活動。在安吉駐扎的一年多時間里,紅軍為當地的老百姓分田地干農活,至今山頂上還留有紅軍跟老百姓一起耕作的紅軍田。戰爭年代環境艱苦,大多數紅軍傷員只能安置在野外,高山村的“紅軍洞”就是其中一處庇護所。據老書記介紹,當時有兩名紅軍傷員在洞中養傷,當地村民每天送飯送菜直到痊愈,后來村民們就把這里稱做紅軍洞。
長征萬里路迢迢,風蕭蕭,雨飄飄,戰火紛飛的年代已經過去,走過前輩們給我們留下的足跡,紅色記憶仍在傳承。遞鋪分院的黨員教師們走在紅軍路上,尋訪先烈足跡,感受綠色風景、紅色風情,將心中無限感慨化作堅定的信念火炬。(許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