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構建良性互動平臺,搭建家校溝通橋梁,促進家校共育工作走實走深,形成育人合力,2022年暑期嘉興市建筑工業學校精心組織安排學生家庭走訪專項行動。
此次家庭走訪專項行動以專業部為單位,按照本專業部教職工家訪本專業部學生,結合班主任指定重點對象、重點走訪為原則進行人員安排,兩名或三名教師為一組,采取登門走訪+線上視頻或通話的形式進行開展。學校全體教職工參與,橫跨嘉興地區五縣兩區,覆蓋全體21級790名學生,實現21級學生全員家訪。
明確目的 探索育人
捧著一顆“心”,帶著“四個目的”,是全體教職工參與此次家庭走訪專項行動的最好形容。通過“四個目的”的溝通探討、傾聽感悟,拉近了學校與家庭的距離,傳遞著溫情與關懷。
1.溝通學生情況
深入了解學生家庭情況、成長環境、在家表現、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等;對需要特別關注的學生,要及時掌握思想動態,鼓勵他們積極上進、健康成長。
2.傾聽家長心聲
多渠道、全方位征求家長對學校、老師以及教育部門的意見和建議,并及時向學校和有關部門反映,切實保障家長對學校工作的知情權,引領家長理解學校、關心學校和支持學校,進一步提高家長、學生與社會對學校教育的滿意度。
3.探討育人策略
了解不同類型家庭家長需求,引導家長掌握科學教子知識,實現從單純教育者轉變為共同學習者,由單向灌輸轉變為雙向互動,增強家庭教育的針對性、科學性和有效性;與家長共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措施和方法。
4.做好安全教育
重點做好反詐騙、防溺水、交通安全、社會交往等安全教育提醒。
走進家庭 深入溝通
頂著烈日,冒著酷暑,老師們帶著滿滿的關愛走進學生家庭。每到一戶家庭,老師和學生、家長促膝長談,推心置腹。老師肯定學生在校的表現,分析學生學習中的不足,并向家長詢問學生在家的學習情況。老師和學生、家長圍繞學習、生活及家庭教育問題交流意見,最大程度挖掘社會、家校力量,共建和諧校園。
老師:平時上課之余,有沒有參加學校的社團活動?
學生:舞龍社、書法社、籃球社等等,都是我很想加入的社團,學校的社團活動多種多樣。不過上學期我最終還是選擇了合唱團。合唱團老師在校園歌手大賽里發現了我,覺得我音色好,正培養我做合唱團主唱呢!
家長:學校不僅著力培養孩子的文化課水平,更是重視孩子的需求,開設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為孩子提供充分的機會培養課本之外的技能和興趣,幫助孩子多棲發展,真心感謝學校這么為孩子著想!
老師:來學校已經一年了,對學校的教育教學及生活環境、任課教師有什么意見或建議嗎?
學生:我們寢室四人一間,有空調有獨立衛生間,環境很好呢!實訓課都有專門的實訓教室,設備先進,使我們的學習事半功倍。老師們也都和藹可親,雖然有時候上課的時候很嚴格,但都是為我們好,希望我們學好知識,成長成才。
家長:來建校一年了,孩子經常說起學校的伙食好,環境好,感覺比讀初中的時候更愛跟我們交流了。放假回家還會幫我們打掃衛生,買菜煮飯,說是要成為弟弟妹妹眼中的榜樣,老師心目中的好孩子。班主任也經常通過電話或者微信跟我溝通,這一年的建校學習,我看到了孩子的成長和改變,感謝建校!
規劃部署 提升實效
家庭走訪專項行動開展前,家訪教師仔細研究被訪學生情況,提前與班主任溝通了解被訪學生的在校表現,重點了解其優點及存在問題。家訪出發前充分準備,與被訪學生或家長點對點聯系,確認家訪時間,制定家訪路線,優化家訪方案,提高家訪效率。家訪中,對需要特別關注的各類特殊學生,家訪教師及時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針對不同情況,指出他們的優勢和短板,提供個性化建議,大大提升了此次學生家庭走訪專項行動在后進轉化、心理輔導、自信提升、安全教育等方面的育人實效。
此次家庭走訪專項行動的開展,拉近了學校與家庭的距離,讓學生和家長真切感受到了老師和學校的溫情,同時大力宣傳了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和學校近幾年辦學成果。40攝氏度的高溫,阻擋不了老師們對學生的殷切關愛,一次次親切的交談,提升了教育的溫度,提高了家長對學校的滿意度。今后,學校將根據家長和學生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提出的意見與建議,不斷完善教育教學方式方法,進一步辦好令學生和家長都滿意的職業化中學!(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