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藝課、書法課、聲樂課、太極拳課……在龍游縣龍洲街道翠光未來社區,居民在家門口就能學習各種各樣的課程。作為浙江省首批未來社區之一,翠光未來社區為居民設置了從孩子到成人、老年人的終身教育課程,并通過一系列舉措,營造出人人皆學、時時可學、處處能學的社區學習氛圍。
近日,我們前往翠光未來社區探訪,看看居民在社區里是怎樣學習的。
學習獎勵積分
可以抵扣停車費
上午,我們開車沿著龍翔路一路駛去,拐到五松路,遠遠就看到了一條彩色長廊。在長廊周圍的小區樓宇間,南孔書屋、共享食堂、雙創空間、市民驛站、健康小屋、親子樂園、供居民學習和活動的幸福學堂等場所呈環形排布。它們串聯成社區的公共服務空間,也連接著居民們豐富多彩的生活。
龍洲街道黨工委委員張旖邊走邊向我們介紹,圍繞社區居民的全生命周期教育需求,翠光未來社區通過設計教育光譜概念,開設了華光(黨建)、曦光(啟蒙)、韶光(青少年)、輝光(成人)、霞光(長者)、和光(心理)六大系列課程,建立了分時段課程制度。
“就字形來說,它主要以匾方狀為主,橫劃盡可能長,豎劃盡可能短……”上午9時,在翠光未來社區二樓的書畫室,龍游老年大學書法老師吳耘耕正在給10余位成人講解《曹全碑》筆劃的特點與應用。
聽完老師講解的要義,學生們紛紛拿起紙筆開始練習。我們這幾個臨時“插班生”,也開始對著字帖臨摹。“對了,這個‘點’要跟‘橫’斷開,起筆筆鋒要收起來。”此時,吳老師走到學生們中間,看著我們這幾個初學者寫的“景”字,俯下身一邊鼓勵,一邊悉心指導,“你們堅持多練習,不久就能追上其他同學的水平。”順著他指的方向,我們看到教室后面墻上掛著的一幅幅書法作業,仿佛就是字帖。
坐在邊上的女同學告訴我們:“吳老師要求我們每次寫好作業,都要拍照發群里,他再批改。去年,我們翠光社區被評為‘浙江書法村’。”她告訴我們,在這里社區居民可以免費學,而且離家近、環境好,上課時間也安排得很合適,上午買好菜9時來上課,11時下課剛好回家做午飯。更令他們開心的是,在社區學習還可獲取學習積分,這些學習積分可到社區運營中心兌換各種服務和日用品,比如抵扣停車費、家政服務費等。“觀看一個學習視頻,就有1個積分,5個積分就可兌換一次去健身房的費用。現在我們都學上癮了。”
便利如同網購
家門口隨選隨學
在翠光未來社區,為青少年開設的韶光系列課程,在當下暑假期間更是受到歡迎。
路過一家跆拳道培訓機構,我們看到同學們兩兩組隊,反復練習,教練手把手指導,現場十分熱鬧。在隔壁一家美術教培機構大廳內,坐著不少等待孩子下課的家長。
“圍繞暑期,我們推出了不少公益課,家長在手機上就可以免費申請,非常便捷。”下午2時30分,我們跟著翠光社區黨總支副書記李琳來到了幸福學堂。只見門口放著一塊海報展架,介紹如何通過“龍游通”APP報名參加社區活動。我們打開手機,進入“龍游通”,在龍洲街道專為翠光未來社區學習場景開發的“樂學e家”應用上看到,翠光未來社區推出的暑期活動月活動,開設了笛子、水墨畫、科學實驗等近10門公益培訓課程。
推門而入,笛聲悠揚。10來個小學生看著樂譜,正在練習吹奏《四季歌》。“一期笛子公益課分10個課時,每節課60分鐘,我上了9節課,現在學會了20余首曲子。”陸林凡是一名小學五年級學生。她告訴我們,笛子經自己吹奏,發出美妙動聽的聲音,真的很有意思,這也激發了她學習聲樂的興趣。
“孩子對鋼琴感興趣,我還網購了每周四晚6時到8時的鋼琴課。價格比外面市場價優惠,憑學習積分還能打折。”在幸福學堂等待孩子下課的張女士,和我們聊起了她家孩子暑期的學習情況,“在家門口就能學,而且現在學習像網購一樣方便,可以按需點單,隨選隨學。”
我們又打開“樂學e家”,發現在該應用上不僅可以自主選擇課程、授課教師、服務時長,還有往返接送、場地預約等服務。
“‘樂學e家’應用去年9月上線,很受居民歡迎。”李琳說,經數字賦能,這個應用可助力實現居民學習需求一鍵申請,教育資源一站匯聚。
多方共同參與
授課老師近百位
夕陽西下,翠光未來社區長廊四周,不時有人群進進出出。有家長送孩子過來學習“演講與口才”,有老人相約來打太極拳,還有志愿者、教師、能人達人等趕來給社區居民上課……
晚上6時半,幸福學堂里燈火通明,伴隨著舒緩的音樂,一群老人打起了太極拳。站在隊伍最前方的是社區居民周國英,也是這群人的太極拳老師。只見她面色紅潤、神采奕奕、步伐輕盈,很難相信她已有73歲。
老人們剛柔并濟、揮灑自如的優美動作,瞬間吸引了我們,我們不由自主地加入其中,一起學習太極拳。哪知看似挺簡單的一個動作,我們堅持不過10秒,雙腿就開始顫抖。
“剛開始練習都是這樣。”看著我們要放棄,一旁的隊友、65歲的錢詠梅以自己為例,講起了她剛開始練習太極拳的情景:連站樁這個基本功都堅持不過5分鐘。“還好有周老師帶領著我們,教會我們掌握要領。”堅持練習了6個月,錢詠梅發現身體有了一些變化:病痛減少了,胃口變好了,入睡也更容易了。如今,越來越多的社區居民加入了太極拳隊伍。
“社區能有這么好的學習氛圍,真要感謝多方聯動、共同參與。”李琳說,目前,社區開設了40多種課程,既有免費公益課、也有收費課程。其中,收費課程不高于市場價,社區居民可以憑積分享受折扣,暑期托班、成人書畫、老年民樂等免費公益課由社區自籌費用,此外,政府也會購買一部分服務,邀請名師來講課。如今,龍游縣已有14個部門參與未來社區共建,有近百位像周國英這樣的能人達人、縣域名優教師、文藝愛好者等前來授課,實現了社區教育資源的有效供給。
“借‘雙減’的東風,我們還對未來社區核心地段內的教培機構進行整體提升,通過企業入駐‘樂學e家’、政府購買服務、共享場地空間等方式,進一步拓展社區學習空間。”李琳表示,目前已有6家教培機構與社區合作,為居民提供免費公益課程,涵蓋美育文化、智力開發、素質拓展、瑜伽體驗、心理健康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