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要振興,教育必先行。在七月的盛夏里,慈溪市教育局與浙江師范大學合作,邀請教師教育學院師生來慈調研慈溪市社區教育服務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路徑。7月5日上午,浙江師范大學“興甬”實踐隊暑期實踐活動歡迎儀式在慈溪市觀城中學會議室舉行。慈溪市社區學院院長羅云再代表市教育局為實踐隊員們送上親切問候與殷切鼓勵,并開展社區教育服務鄉村振興專題輔導。
持續奮斗開新局,鄉村振興開新篇。在歡迎儀式上,羅院長指出,以優秀傳統文化繼過往,以寶貴創新精神開未來,慈溪一直在堅守與變化中前進,本次與高校師生合作,便是助推鄉村振興、實現共富共美的一次全新嘗試。他表示:“19個鎮(街道),就是19條意義非凡的鄉村振興之路。希望大家通過實地考察、深入調研,進一步了解慈溪文化,優化各個鎮(街道)的成人教育體系和游學課程路線,為社區教育助力鄉村振興工作及地域文化項目建言獻策。”
慈溪市觀海衛社區教育學院校長韓震達為隊員們上了暑期實踐第一課,他從當地文化背景與社區教育舉措出發,與實踐隊員們分享了“衛文化”和“觀海衛經驗”,讓隊員們對慈溪文化、特色產業、鄉村發展有了初步了解。下階段,隊員們將分組走進各鎮(街道),進一步了解社區教育服務鄉村振興做法和亮點。
慈溪市社區學院社區教育處主任徐科鋒對調研任務進行具體解讀,詳細介紹了調研安排、行動路線及注意事項,幫助實踐隊員們形成了清晰的調研框架,為接下來有目的、有方法地進行實地考察奠定基礎。浙師大帶隊老師王萌表示,實踐隊員們將緊貼社會與人民群眾、聚焦助力鄉村振興,綜合運用文獻、訪談、問卷等多種科學方法進行考察,用實際行動詮釋鄉村振興的內涵。(姜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