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小番茄成熟的季節,南潯高新區(南潯鎮、度假區)息塘村內,果蔬種植戶老徐和妻子在大棚內忙得不亦樂乎,他們以種植皮薄、汁多、味甜的“黃妃”小番茄起家,這些小番茄受到市民們喜歡,夫妻倆種植的信心更足了。
老徐家的番茄大棚是南潯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的校外實訓創業基地之一。老徐曾參加由南潯成校承擔的湖州市農民學院組織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休閑觀光農業》培訓班,2015年,夫妻倆人在息塘村租用農田25畝。這幾年,為更好地發展種植業,成校多次組織專家送技術上門,還特聘請市農業局專家為技術顧問,引進新技術,拓寬新品種,幫助老徐一家拓寬致富路。
這也是南潯成?!爸赂徽n堂”的生動實踐之一。近年來,基于鄉村振興背景,南潯成校圍繞中心工作,協助政府“兩手”抓,即政府抓硬件,成校抓軟件,因地制宜推出“三班十次致富課堂”,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營造幸福美好生活。
據了解,“三班十次致富課堂”即致富個人課堂、致富家庭課堂、致富社會課堂三大主課堂,下設學歷技能、健康防疫、農村電商、創業基地、休閑民宿、家庭園藝、最美家風、生態文明、民主法治、黨建引領10門課程。
“目前南潯鎮全方位推進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成校創建的‘三班十次致富課堂’為美化人居環境、鄉風民風建設、培養致富帶頭人等聯動轉型按下‘加速鍵’。”南潯成校校長曹曉明介紹,聚焦興業富民,學校不斷推陳出新,努力成為鄉村振興的“動力源”。
加快培育一批新型職業農民,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南潯成校對接地方需求,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農產品經紀人、農村預備勞動力等多樣化培訓,助力農民學歷和技能提升,培育一支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
聚力“推廣一項技術、培育一個產業、致富一方百姓”,南潯成校發揮體制優勢,在產業發展上謀良策,在技能培訓上善作為,讓一大批農民“技術傍身”,喜念致富經。每年組織各類實用技術人才培訓十多期,以技術賦能助力推進共同富裕。
農民直播帶貨、軍人電商創業、企業工匠孵化、老人跨越“數字鴻溝”……如今在南潯,致富之路上,社會需要什么,成校來搭建;行業緊缺什么,成校來補給。成校的培訓無處不在,課堂、企業、鄉間、地頭……
眼下,南潯成校正在新建中,建成后總建筑面積達12000平方米,將更好地為南潯高質量發展貢獻成校力量。(張 斌 楊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