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用好“國家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臺”是職業教育數字化的重要舉措,要堅持“需求導向,應用為王”,讓學習者有得學、學得了、學得好。
一、 資源數量要足、質量要優,讓學習者“有得學”
服務學習者技術技能學習是平臺的基本面向,學習者是不是“有得學”,關鍵要看平臺的數字化資源多不多、優不優、新不新。
一要緊扣“多”,持續做大平臺資源總量。總量是平臺資源建設的基礎。做大數字化資源“總盤子”,既要著力匯聚,又要著手開發。一方面匯聚更多已有資源。進一步挖掘接入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國家級職業教育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優秀教材配套數字課程、教學能力大賽優質課程等國家財政支持項目沉淀的數字化資源;進一步遴選一批省級專業教學資源庫、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等財政支持項目,職業院校校級精品課程、虛擬仿真實訓等項目,行業企業優質培訓課程項目等已有的數字化資源。另一方面開發更多新的資源。調動各地積極性,選擇部分有基礎、有意愿、有需要的地方開展職業教育智慧教育試點,探索引入市場化資源開發機制,為平臺提供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數字化資源;調動行業企業和職業院校積極性,以行業和產業為基點,以19個專業大類為邊際,以“四名”(名師、名家、名校、名課)在線資源建設項目為契機,以職業教育數字化校園試點建設為牽引,發揮各自優勢,做大做優平臺數字化資源庫,滿足學習者技術技能提升需要。
二要緊扣“優”,不斷提高平臺資源質量。質量是平臺資源建設的關鍵。守好數字化資源“質量關”,要內外結合,壓實各方責任,強化外部監督,確保接入資源的質量。既要內向發力,壓實質量責任。明確平臺法人的主體責任,資源提供單位法人的領導責任,資源開發個人的第一責任,相關責任部門和人員負具體責任,指導各責任主體建立健全接入資源內容審核機制,嚴把政治關、政策關、師德關、學術關,以責任落實保證質量可靠。又要外向發力,強化質量監督。建立健全專家審核機制,組建第三方專家顧問團隊,完善“專題專項審核”“隨機抽樣審核”“審核地域回避”“聘期年度述職”等舉措,提高接入資源審核的專業水平;建立健全使用者監督機制,開發學習者評價模塊、反饋模塊等,及時匯總處置評價反饋信息,發揮廣大學習者監督作用;建立健全接入資源可追溯體系,開發資源標簽模塊、全程留痕模塊等,確保來源可靠、主體明確、過程清晰,以有效監督提升資源質量。
三要緊扣“新”,動態更新平臺資源存量。存量是平臺資源建設的重點。保證平臺數字化資源“流動性”,要剛柔相濟,明確政策要求,堅持扶優汰劣,促進平臺資源持續優化更新。以剛性政策促進更新,建立健全平臺資源政策規定,明確要求各外鏈子平臺每年必須按接入資源總量10%的比例,更新數字化資源;明確要求接入資源的技術規格不達標的,期限內必須及時優化升級,以政策推動平臺資源定期流動。以柔性舉措引導更新,加強平臺資源使用情況綜合評測,從平臺訪問量、用戶口碑值、專家評分數等多維度設定“資源更新指數”,逐步淘汰內容重復陳舊、形式老舊落后、訪問使用不足、評價口碑一般的數字化資源;加強優質資源評比評優力度,定期公布熱門數字化資源分類排行榜,將資源活躍情況作為國家級優質資源項目評審的重要參考,以系統舉措引導平臺資源良性流動。
二、 應用功能要強、服務要好,讓學習者“學得了”
匯聚資源的目的在于應用。學習者技術技能學習能不能“學得了”,關鍵要看平臺能不能提供更易獲取、更易使用、更易交流的應用服務。
一要易獲取,切實增強平臺的可及性。數字化資源的可及性直接影響著學習者學習的機會成本。平臺要從品牌推廣和資源推送兩個方面同向發力,致力于提高數字化資源的可及性,讓學習者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合適的資源。品牌推廣方面,加大平臺宣傳力度,向各地各職業院校推廣平臺并引導使用平臺;以世界職業教育大會為契機,積極向國外宣傳推廣國家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臺,惠及和帶動更多國外職業教育機構。資源推送方面,要便于學習者自主檢索數字化資源,抓緊編撰平臺數據字典,開發功能強大的搜索引擎,規范平臺各類數據的描述,為學習者提供快速、專業、高效檢索服務;要智能科學推送學習者所需的數字化資源,加強平臺用戶行為過程監測,通過用戶行為數據的匯總、分析和挖掘,為學習者提供關聯推送、個性推薦、智能提示等優質、個性、智能的應用服務,服務學習者獲取學習資源。
二要易使用,切實增強平臺的便捷性。平臺數字化資源使用便捷性直接影響著學習者的學習效果和體驗。提高平臺的便捷性要從訪問友好和界面友好兩個方面凝聚合力。訪問友好方面,各外鏈子平臺要加強接入資源的標準化整合,統一用戶數據標準,做好與主平臺數據的握手對接,實現“一號通辦、一鍵直達”。學習者登錄賬號后即可訪問平臺全部數字化資源,無須重復登錄。界面友好方面,要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和效果導向,從傳統“管理者”的視角轉向“使用者”的視角,美化平臺UI界面,優化平臺功能設置,提高平臺可操作性,讓平臺給人以美觀、舒適、大方的感覺,切實增強平臺的友好度,更好地促進人機交互,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率。
三要易交流,切實增強平臺的交互性。學習是一個能動的對話與連接的交互性過程。平臺要從“人機”和“人人”兩個方面著力,強化交互效果。“人機”交流方面,要認識到人機協同是智慧教育的根本要義。積極探索開發智能學伴、智能助教等人機交互輔助應用,為學習者量身定制學習計劃,輔助學習者自我設計、自我構建、自我努力,指導學習者查缺補漏,鞏固知識好技能學習。“人人”交流方面,要認識到交流是深化學習效果的有效形式。支持學習者自由組建學習社區,組織教師牽頭定期開展線上交流答疑,打造“技術技能興趣沙龍”“我的絕活兒”“高手在民間”等品牌活動,引導學習者分享學習經驗心得,通過更廣泛、更多維、更開放的交流,服務學習者技術技能學習。
三、 評價方法要對、反饋要準,讓學習者“學得好”
評價是學習的指揮棒,事關個人發展的方向和抉擇。學習者能不能“學得好”,關鍵要看評判是否科學,反饋是否及時,改進是否有效。
一要以科學的評判發現問題。科學的評判是提高平臺服務效能的抓手,也是幫助學習者提高技術技能學習效率的前提。一方面要前瞻地找準“標尺”。立足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形勢日新月異,大國競爭與博弈持續加劇,以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將深刻改變全球經濟和產業格局的未來趨勢,也對未來社會技術技能人才的能力結構和綜合素養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有必要前瞻地預判未來社會的趨勢,構建適應未來發展需要的中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知識和技能結構體系,并以此作為評判的標準和依據。另一方面要精準地客觀“測量”。測量永遠存在誤差,教育評價更是難免。有必要發揮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探索更科學、更先進的手段、方法和工具,全面、準確、無感地采集匯聚平臺學習者學習行為數據,開展更個性、科學、系統的全過程縱向評價和全要素橫向評價。
二要以及時的反饋識別策略。反饋是增強學習者自我認知、引導學習者自我完善、推動學習者自我提升的有效方式。反饋是否及時,直接影響著學習者能否辨別正確的策略。因此,及時的反饋既要從正向激勵著手、肯定成績,也要從反向激勵著手、正視不足。肯定成績要求平臺及時跟蹤并標明與學習者行為目標一致、有助于導向成功的積極信號,并參考游戲設計及時反饋的思路,及時給學習者正能量的反饋,引導學習者沉浸于專注的狀態,在點點滴滴的進步中,累積成就感并逐步作出正確的改變。正視不足要求平臺對學習者學習行為的消極信號進行檢測、診斷與評價,及時反饋給學習者,讓學習者能準確地采取正確的策略,及時地校正偏離的航線。
三要以有效的指導找準路徑。評價和反饋目的不在于證明而在于改進。改進要標本兼治。治標要求改進學習者的學習成效,重點指導學習者利用平臺,發現并糾正自我知識結構和技術技能掌握當中的錯誤和不足,彌補學習者知識和技能結構的短板、弱項,實現個體知識和技能結構的持續完善和提高。治本要求改進學習者的學習習慣,重點指導學習者簡單高效的用好平臺各功能模塊,獲取更優質、更適合的數字化資源,培養自我人機合作的能力,培養自我數字化的思維和能力,增強新一代信息技術背景下個人的適應性。
(作者系江西旅游商貿職業學院黨委委員、財務處處長劉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