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妹鬧也來做核酸啊!阿拉一起去啊……”戴好口罩、控制1米距離!才好去!”這正是區級非遺項目“大補缸”表演唱詞。
大補缸作為北侖區級非遺項目之一作品被收入《中國民間舞蹈集成浙江省寧波卷》,現由第四代傳承人項群輝負責帶隊,由張珠鳳、張珠娥兩位親姐妹負責演出。演出中男角蛤蟆精由張珠娥反串飾演。她肩挑工匠擔子,以補缸匠面貌出現。頭戴一頂“西瓜帽”,黑邊眼鏡,八字胡須,身上穿桔黃色唐裝,黑色鑲邊印花馬褂,腰圍乳白褶皺短裙,腳穿“上山襪頭”。竹扁擔軟悠悠,兩端扎花。而女角田螺精以農村王大娘打扮,由張珠鳳飾演。
為使防控知識宣傳到位、家喻戶曉,北侖柴橋街道積極利用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大補缸”來錄制防疫知識宣傳。兩位主演通過一個月的創作、改編、排練完成了本次防疫宣傳視頻的錄制,整個節目唱詞均用寧波話表達,這樣老百姓們聽得懂、記得住、也學得會。這個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舞蹈類項目通過通俗易懂的歌詞、生動滑稽的舞蹈,引導大家疫情期間減少人員聚集、注意個人防護等防疫正能量宣傳。
“這次防疫宣傳視頻錄制,我們將以線上宣傳的方式將疫情防控知識深植百姓心中,進一步提高百姓的防控意識,引導百姓自覺遵守疫情防控各項要求。”柴橋街道文化站負責人張楊說道。(陸劍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