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破題傳統服裝企業轉型升級難題
浙紡服院攜手企業打造服裝產業數字化“未來工廠”
通訊員王國海報道 2021寧波時尚節暨第25屆寧波國際服裝節10月21日開幕,在國際會展中心,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浙紡服院”)數字化未來工廠亮相寧波時尚節。
作為時尚節承辦方之一,也是唯一一所參展的寧波高校,浙紡服院時尚創意特色展區,融合數字化智能制造、綠色環保、創意設計等六大板塊,全方位展示學校在服裝產業的技術引領與對人才培育的支撐。
服裝產業數字化“未來工廠”長啥樣?
和傳統的服裝車間不一樣,服裝產業數字化“未來工廠”操作臺上安裝了一條被稱為“空中走廊”的智能懸吊系統,上一個流程的操作員將服裝裁片掛在頭頂的懸吊衣架上,系統根據事先輸入好的工序工段,按照相應的生產工藝路線,會將衣架送到下一道工序操作員手里,從而減少物料搬運、捆扎、傳送的人力成本,優化生產流程。
“這個智能懸吊系統可以提升效率20%左右,可實現質量追溯,還能評估交貨期限。”該項目負責人、浙紡服院科研與地方合作處處長呂秀君介紹說,服裝產業數字化“未來工廠”里不光有智能懸吊系統,還有智能驗布、自動裁床、自動車縫和無人后道等智能化設備。他們還對車間生產流程進行數字化、信息化改造,實現降本增效。
“去年,我們用上智能懸吊系統,也就是‘未來工廠’1.0版,今年還要繼續改造,用上智能驗布和無人后道,升級到2.0,毛估估成本還能再降18%。”寧波嘉匯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楊良剛做了預算,整體改造投入三四百萬元,對于年產值5000萬元的嘉匯服飾來說,“這筆錢花得起!”
智能化設備、數字化信息集成系統全部實現國產化
如何推進智能化、數字化在中小服裝企業生產中的應用?這是去年寧波時尚節上,浙江省副省長高興夫在巡視浙紡服院展廳時拋出的命題,也是眾多中小型服裝企業家面臨的現實難題。今年,浙紡服院聯手浙江壹布互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用服裝產業數字化“未來工廠”破了題。
其實,更早時候,浙紡服院作為與紡織服裝產業相融共生的高校,已經注意到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發展困境:“下去走訪企業,100多人的服裝廠,大多是70后,看不到年輕人……”“年輕人只想坐office,不想下車間,老板要看老師傅臉色……”“企業也想機器換人,可服裝加工是柔性生產,智能化改造多是應用在標準化生產,服裝企業的智能化改造難度很大……”
2019年,浙紡服院與浙江壹布互聯達成協議,就服裝智能化裝備及服裝智慧制造管理軟件平臺開展校企合作、產教融合,這也正是服裝產業數字化“未來工廠”的發端。
如今亮相寧波時尚節的服裝產業數字化“未來工廠”,數字信息集成系統實現了全部國產化,成本大幅壓縮。這樣的“未來工廠”對于廣大中小服裝生產企業來說,無疑是智能化改造升級的“數字化樣板”;而對于職業院校師生來說,無疑是學校培養服裝數字化智能制造人才的“學習型工廠”。
“本次時尚節主題是‘智造賦能’,題中應有之義的‘數字化’,不光體現在服務中小企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級,還體現在學校專業與課程建設上的‘數字化’。近年來,我們學校新增了3D設計、大數據等課程。服裝產業數字化‘未來工廠’建成后,我們培養的是適應數字化生產的服裝產業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浙紡服院校長鄭衛東說。
力促服裝企業全面綠色轉型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寧波時尚節上,由浙紡服院與寧波市綜合行政執法局聯合成立的寧波市廢舊織物創意再造研究推廣中心,其開展的“0+環保”活動,不久前獲得2021年國際固體廢棄物協會(ISWA)溝通宣傳大獎,這也是中國首次獲得來自ISWA的全球性獎項。本次時尚節上,這群斬獲國際大獎的師生將現場展示手工拼布技藝,宣傳綠色環保理念。
近年來,浙紡服院持續助力紡織服裝產業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如,校企合作開展數碼無水印染科技攻關、廢舊織物再利用等;據悉,在打造出服裝產業數字化“未來工廠”后,浙江壹布互聯還將與浙紡服院繼續合作,開發紡織服裝行業供應鏈平臺,通過工業互聯網改造行業生態,集中采購優選產品,幫助中小企業攤薄成本,降低原材料損耗。
“25年來,浙紡服院深度參與寧波國際服裝節。未來,我們將繼續與服裝節一路同行,伴隨寧波服裝產業成長,支撐服裝時尚發展,為寧波服裝產業的自主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與技術支持。”鄭衛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