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青年報教育科學部向全國職業院校學生發放調查問卷,了解職業院校學生的就業意向。問卷結果顯示,超過六成的受訪職業院校學生不愿選擇當“藍領”。該調查共收到有效問卷26596份,其中50.25%來自高職院校大二學生,44.44%來自高職院校大三學生。
多位職業院校教師發現,“去企業化”“去基層化”的就業趨勢愈加明顯,新興的電商類崗位受到職業院校學生追捧。調查問卷發現,63.97%的受訪職業院校學生畢業后不會選擇進入工地、車間等一線基層崗位。只有32.8%的受訪職業院校學生發現周圍同學畢業后會選擇電工、焊工等實體經濟崗位。
超六成受訪職業院校畢業生不愿當“藍領”,原因顯而易見。目前社會上重高學歷、輕視職業教育現象仍很嚴重。提起“藍領”,總是會覺得他們低人一等。人們普遍認為,技工就是工人,無論再“高級”也還是體力勞動者,掙錢少,得不到應有的尊重,社會地位也較低。而“看低”技工,正是由于其勞動價值沒有得到充分體現,工資和福利待遇遠沒有達到吸引人的程度。
其實,我國不缺少“白領”,倒是急需“藍金領”??v觀世界工業發展史,但凡強國都是職業教育發達的國家,也是優秀技師、技工不斷涌現的大國。日本的高級技工占比40%,德國達到50%,而我國這一比例僅為5%。我國目前高級技工缺口近1000萬人,由于產業工人整體素質和技能水平不高,中國勞動生產率水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40%。
好消息是,《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出臺,提出了7個方面20項政策舉措。一系列大禮包隨之而來,不僅有職業院校更名升本,更有大量資金投入。對職業教育發展的扶持力度加大,高職擴招,國家獎學金獎勵名額增加、覆蓋面擴大,“藍領”能評技術職稱甚至高級職稱……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正在形成。
不過,超六成受訪職業院校畢業生不愿當“藍領”,還是令人擔憂。對此,有必要讓各項政策措施落地生根。重視“藍領”,既是推進人力資源強國建設的需要,也是加快產業升級經濟轉型的需要。而“藍領”的職業榮光須靠合理待遇點亮,只有提高產業工人的待遇,真正的“大國工匠”才會不斷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