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上城區社區學院開展慶“八一”亞運風雅頌系列活動
7月31日上午,一群身穿旗袍,氣質優雅的大媽,在浙江省杭州市河坊街文化街區,邁著輕柔的步伐走秀,吸引了市民駐足觀看。其中,非常有趣的是一位3歲半的小萌娃,看到這些爺爺奶奶在走秀,也學著走步,引得路人哈哈大笑。
活動一經發出,得到軍人、軍屬、藝術家、攝影師、志愿者、社區好老師、市民終身學習體驗基地積極響應。上城區社區好老師、高級工藝師許峰主動提出,希望將雅集地點安排在他的陽光藝術工作室。他說:“從小就有從軍夢,因為身體原因失去了當兵的機會。但對軍隊和軍人一直懷有崇敬之心。希望能有機會表達我對軍隊的向往,對軍人的崇敬之情。”
許多退伍老兵更是歡欣鼓舞。老兵趙建榮和戰友朱漢雄提前幾天冒著大雨探營,拍攝了很多現場視頻發至活動群中。馮杭明的兒子陳海菠 2004 年參加武警至 2007 退伍,作為曾經的兵媽媽,第一個報名參加本次活動。原杭十中孔憲法書記、原紫陽小學韓光輝校長是上城區社區教育志愿者服務聯盟成員,他倆作為書畫達人,雖年事已高,但知道這個活動后也積極要求作為志愿者服務雅集。他們說:“作為藝術愛好者在這個特殊的節日里,絕不缺席”。中國美術學院的呂教授曾經是一位空降兵,這一次自告奮勇擔任活動攝影。
來自清泰門社區的紅軍后代扈阿姨說:“我離開軍營四十幾年了,每年建軍節到來的時候,心中依然激動萬分。生命里有了當兵的歷史,一輩子也不會后悔,這句軍營歌謠里的詞,道出了許多曾經當過兵的人的真切感受。祝戰友八一建軍節快樂!
匆匆趕到的顏小軍也是一位老軍人的后代,在這個場合遇到了老朋友,一起慶祝建軍節。她開心地說:“軍人的后代在一起總有說不完的話,尤其在這個共同的節日。”
退伍老兵趙建榮18歲時入伍,成為東海艦隊的一名海軍。現在他依然是社區公益活動的熱心參與者。今年已經62歲的他,為了這個節日與戰友朱漢雄一起特意穿上海魂衫。他說:“我是多么懷念那段滾燙的歲月!直到今天我只要閉上眼睛,我仍然能感覺到那嘹亮的歌聲、穿云的口號、整齊的腳步以及大家勞累一天都期待的那一聲熄燈號!這一切仿佛還在眼前從未消失過,我把人生中最珍貴的一段青春留給了部隊,我無怨無悔!”
軍營是個革命的大熔爐,經過軍營洗禮的人都會有一份濃濃的家國情懷、責任意識。退役上岸的朱漢雄,2020年2月退休后報名成為了小營街道義警,在全新的崗位上繼續發揚部隊的優良傳統。
平凡的崗位也可以做不平凡的人。陳金根是小營環衛所副書記,他 1982 年入伍南京軍區部隊,1991 年進入上城區城管局,從事環衛工作已經 20 年,曾獲得省市級優秀美容師稱號,2004 年被評為杭州市勞動模范。
他說:“平時很少有機會參與繪畫這種高雅藝術,今天在我們的節日到來之際,與這么多老戰友軍嫂聚在一起,還有那么多畫家,藝術家,攝影師為我們服務,令人難忘!作為退伍老兵向各位致敬,表示衷心感謝!
軍人家庭成長的退役女兵張麗在活動結束后說,這次擁軍活動她和大家一起暢談軍營生活,學習繪畫陶冶情操,非常開心。她看到活動結束以后,大家發在群里的照片,意猶未盡。張麗的父親曾經一名援疆戍邊的軍人。她自己響應號召從戎,也成為上世紀八十年代最可愛的人,她的愛人也保家衛國三十年,一家人都把最美好的青奉獻給了國家,她現在疾控中心工作,參加過 2003 年抗擊非典和近年的新冠疫情防控,始終奮戰一線,永葆軍人本色。
杭州市上城區社區學院是由上城區政府主辦,上城區教育局主管的進行學歷教育、非學歷教育、正規教育和非常規教育的綜合學院。2004 年 1 月成立以來,社區學院以教育資源共享平臺為載體的資源互動合作,和諧發展的社區教育運作模式,惠及社會群眾,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積極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