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以地方產教聯盟助推區域主導產業高技能人才培養實踐
■繪制“雙高”建設新畫卷?浙江篇
在中國職業教育“由大向強”邁進且發展重點轉為質量提升的關鍵時期,如何更好適應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增強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成為職業教育面臨的“時代之考”。怎樣破局,考驗著每一位職業教育人的智慧與魄力。
作為浙江省首批“雙高”建設單位,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精準對接區域主導產業,深化產教融合,通過成立地方產教聯盟,破解為區域主導產業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難題,使得學校發展和人才培養煥發勃勃生機。
應局
直面區域主導產業人才培養短板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紹興市主導產業的升級發展都需要拓寬校企合作平臺,尤其是紹興市未來將打造集成電路產業高地,更是急需大量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學校牢牢抓住這一契機,直面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脫離實踐、脫離職業崗位”的問題,精準發力,為區域新興主導產業輸送人才紅利。
破局
集團賦能·八鏈對接 破解難題的“金鑰匙”
集團賦能,學校牽頭成立三個地方產教聯盟,解決了職業教育“脫離實踐”的問題。
——依托城市特色,成立首批旅游職業教育集團。紹興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2011年,學校作為理事長單位牽頭組建了紹興市旅游職業教育集團。成員有28家資質均為4星級或4A級以上的飯店、旅行社和景區,有6所中職學校、1所大專院校、1所本科院校、2家行業協會、1個旅游培訓中心加盟,集團的成立充分調動了企業幫學的積極性。
——對接區域產業,建立機械電子職業教育集團。制造業是紹興的支柱產業,2013年,紹興市機械電子職業教育集團成立,紹興海德數碼電子有限公司、紹興亞大機械科技有限公司與學校簽訂教學車間協議。
——服務地方新興產業,組建微電子產教融合發展聯盟。2019年,紹興集成電路產業成功入選浙江省首批7家“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2019年11月,學校成立浙江省內職業學校首個微電子產業學院,2020年,學校又牽頭成立紹興微電子產教融合發展聯盟,被選為理事長單位。
“八鏈對接”探索校企耦合培養高技能人才,解決了職業教育“脫離職業崗位”的問題。
——專業鏈對接產業鏈,建立“教學工廠+產業學院”,開展專業與行業的耦合建設。秉承專業對接行業的辦學思路,推行“把企業車間建在校園”的校企共建實訓模式,實現“校企一體化”發展。依托紹興微電子產教融合發展聯盟,開展“六個常態化”活動,為區域產業升級和國家經濟發展培養更多技術技能“芯”人才。
——課程鏈對接崗位鏈,實行“訂單培養+定制學徒”,開展學生與企業的耦合建設。學校與咸亨酒店合辦咸亨樹人班,雙方一起定課題、定崗位、定師傅;依托產教聯盟,創新“六共五接四定三段”的人才培養模式為引領的“定制型”現代學徒制,實現畢業即就業的無縫對接。
——師資鏈對接技術鏈,打造“跨界團隊+雙師共導”,開展教師與企業的耦合建設。依托三個產教聯盟,組建校企合作、專兼結合的教學創新團隊,探索“名師+大師”的融通實踐。咸亨酒店茅天堯烹飪大師工作室成為省級工作室。
——能力鏈對接價值鏈,舉辦“職業培訓+行業大賽”,開展員工與學校的耦合建設。烹飪專業教師為行業提供中餐烹調高級工、技師培訓。機械電子專業教師提供數控中高級工、技師培訓和電工技能鑒定、SYB創業培訓及師資培訓。微電子專業通過學校高技能公共實訓基地和浙江省職業訓練院兩個平臺,開辦長短學制的職業技能培訓班。
“八鏈對接”很好地實現了校企共同培養學生與員工的職業素養和能力。
解題
改革的碩果掛滿枝頭
隨著三個地方產教聯盟的深入推進,改革的碩果掛滿枝頭。
專業建設方面,數控技術應用和烹飪專業成為省高水平專業建設項目;微電子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入選省職業教育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2020年紹興市旅游職業教育集團入圍首批全國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聯盟)培育單位。在人才培養方面,相關專業的學生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行業大賽中共獲得15塊金牌。教師隊伍方面,學校50位機械電子、微電子、旅游烹飪專業教師中有10位浙江省技術能手。
企業行業發展方面,集團平臺促進人才脫穎而出,如蘭亭景區馮燁(該校畢業生)在全國紅色旅游導游員大賽中,獲得全國冠軍。集團平臺助力企業復工復產,2020年疫情防控期間,學校在新冠疫情暴發的第一時間組織微電子學院32名學生率先赴中芯(紹興)生產一線進行頂崗實習。集團平臺也為行業提供人才決策依據,承接“紹興市旅游人才隊伍建設規劃”調研課題,形成了“紹興市旅游人才隊伍建設調研報告”和“紹興市旅游人才隊伍建設發展規劃”,為紹興市旅游業人才隊伍建設和旅游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焦大偉 丁文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