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省政協教育界別的一名政協委員,毛偉民一直關注著教育發展問題:學前教育補短、配套幼兒園治理、課后托管、教育幫扶……讓改革創新真正成為職業教育“提質培優”的根本動力,這也是他今年省政協大會關注的內容。
歲末年初,職業教育“提質培優”問題引起毛偉民高度關注,并花大力氣進行調研。省政府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發展,已于2020年11月印發了《浙江省深化產教融合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杭州市政府也正在積極謀劃,擬于近期印發《杭州市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的意見》。應該說,職業教育正面臨著大好的發展機遇。然而,從現實的情況來看,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問題迫切需要解決。為此,毛偉民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一是職業教育體系建設仍然任重道遠。目前仍然存在學歷上升通道和普職融通渠道不暢的問題。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的《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中明確提出,“把發展本科職業教育作為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關鍵一環,培養高素質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暢通技術技能人才成長通道”“穩步推進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對此,希望省里能盡快破題,加快打通職業教育本科層次人才培養的通道并加大辦學規模。同時,將職業啟蒙教育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向義務教育階段進行延伸,并其職業體驗納入義務教育段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中。
二是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依然艱難。省政府的文件也專門以“深化產教融合”為突破口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然而要讓這些舉措真正落地,則需要政府各部門、各行各業的通力合作才能實現。以我省中等職業教育為例,全省中職教育的畢業生升學比例逐年有上升趨勢,以杭州為例,中職學校(不含技校)畢業生升學比例已經達到70%以上,正是由于升學比例的持續提高,導致中職教育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面臨新的挑戰,以往基于那種用工為紐帶的校企合作事實上已經很難延續。而要破解這一難題,就需要中職學校主動出擊,積極參與企業的生產過程,主動承擔如企業職工培訓、技術創新、產品研發、文化傳承、就業創業等社會服務工作。政策瓶頸的突破就顯得尤為重要。但由于中職學校屬于純公益性的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其在承擔上述社會服務工作任務時受到“收支兩條線”的財政政策、績效工資、用人編制等政策限制,致使中職學校無法放開手腳。盡管要解決此類問題的呼聲很大、政策上也開出了通道,但具體到操作上仍然障礙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