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溫州甌海獲評全國“區域終身學習發展共同體”第一批項目實驗點,與寧波奉化、嘉興平湖、江蘇無錫強強聯盟,共同助推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接下來,甌海社區學院將與各聯盟成員間共享優勢資源,擴大優質資源的受益輻射面,加快構建終身學習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全民智學,助力“雙戰雙贏”。12月4日,2020年甌海區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如期而至,這是活動周在甌海舉辦的第八個年頭,該項活動已成為推進全民終身學習的重要載體,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和學習型社會建設的一大品牌。
在過去的一年,甌海社區學院在家庭教育、老年教育、社區教育、學歷教育方面下足功夫,頻頻出新出精:率全市之先,重磅推出家庭教育“云課堂”,超140萬人次在線受益;融合各方優質資源,建立系統性、專業性的家庭教育服務體系;將“七巧板”品牌課程融入老年教育,真正實現“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在打造“學習型社區”過程中,積極創建省、市級社區教育品牌,斬獲多項成果,成為溫州市創建“標桿”。
“云學校”刷爆網絡 打造區域化家庭教育融樣本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庭教育是關系國家民族未來的大事。
從今年5月15日,甌海社區學院推出線上家庭教育“云學校”以來,參與學習掌上課堂系列精品課的家長已超過140萬人次,其中僅甌海區教育局局長金朝輝的第一課《關愛孩子 科學養教》就吸引了近24萬人次點擊觀看。之后,“教練型父母課程”原創者朱建忠的《教練型父母之幼小銜接》、溫州大學副教授的《學會做人 家庭教育的根和魂》等28講精品課程陸續上線,收獲越來越多的家長的信任和口碑,掌上課堂已成為甌海最具影響力的家庭教育平臺和實踐中心。
為了更好地滿足家長的教育需求,提升家長教育素養,開發區域化的家庭教育課程,今年6月,甌海社區學院“把脈”全區中小學、幼兒園家庭教育情況,面向多所中小學、幼兒園學生家長發起問卷調查。超過4萬名家長積極參與,70%以上的家長認為孩子早期教育決定了其一生的發展。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家長普遍意識到以身作則、自我提升、終身學習的重要性,但從數據可以看出,隨著學生年級的提升,家長們的這些養育意識均呈下降趨勢。“這說明家庭教育指導培訓很有必要,讓家長可以有系統學習的機會。”甌海社區學院常務副院長林劍東表示。
根據這份問卷調查,甌海社區學院重新整合資源,調整了網課播出時長,重設掌上課堂精品課程內容,將家庭教育中最讓家長頭疼的問題作為重點,推出一系列關于如何糾正孩子學習習慣不好、如何進行親子溝通等系列課程。“確實都排在了我們的心坎兒上,和孩子的溝通順暢很多。”參與在線學習的家長陳女士說。這些課程都能在甌海社區教育、甌海教育發布的公眾號的“家庭教育”欄目找到,家長可以隨時隨地點擊觀看學習。
“開展家庭教育活動是一個系統工程。”在林劍東看來,開展家庭教育活動涉及師資聘請、課題確定、網課直播、信息反饋等多方面內容,需建立一個家庭教育服務體系。自今年4月甌海社區學院成立家庭教育部,便打造了甌海區家庭教育超級服務鏈。社區學院配備一名班主任和四名家庭教育干事,負責網課直播確定、海報制作等。組建由全區中小幼學校家庭教育分管領導、德育干部及班主任組成的全區家庭教育服務團隊3000余人。通過層層推送的方式,將掌上課堂直播課程鏈接最終送到家長的手上。
此外,甌海還建立了家庭教育機制,將家庭教育工作納入學校發展性評估中,打造學校、家庭、社區“三位一體”的教育體系。自2019年5月15日家庭教育啟動以來,甌海區教育局、社區學院通過專題講座、座談討論、精品沙龍等形式開展家庭教育菜單式預約培訓79場次,舉辦“三養”教育、“如臻媽媽”“智慧父母”精品班5個,覆蓋全區13個鄉鎮街道,受益家長達7262人。
“七巧彩虹”進社區 創建老年教育管理服務新模式
“這課程真的很適合我們老年人,既動腦又動手,還可以直接看到自己的學習成果,特別有成就感!”瞿溪街道老年學習苑的72歲老人吳金翠說。她口中的課程就是《七巧彩虹課程》,將傳統益智玩具——七巧板融入其中,結合歷史文化故事,讓老人在動手拼玩的同時,又能培養思維能力,學習傳統文化。
近年來,圍繞著“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這一宗旨,甌海社區學院不斷豐富“總校+基層”老年教育管理服務的新模式,緩解一票難求的困局,不斷提升辦學質量,建設老年人身邊滿意的老年大學。
由甌海社區學院推出的《七巧彩虹課程》走進社區、文化禮堂,引導老年人成為優秀文化的傳承者。該項目負責人張娟玉介紹,老年學員的學習特點是重成果、重經驗,而由于他們的視力、聽力、記憶力等影響 ,接受新知識具有“短時性”,因此要求課堂教學也要突出實用性和成果展示。為了適應他們的特點和需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社區學院將七巧彩虹課程引入老年教育,實現“手腦并用,做學合一”。創新課程的設立除了能夠豐富老年人的生活外,還能提升他們的自身素質,展現自我的人生價值,以更加飽滿的熱情面對生活,以積極的態度影響下一代。
家門口的學堂受熱捧 豎起社區教育創建標桿
潘橋街道社區學校的“安安工程”獲評省社區教育品牌項目;甌海社區學院何引弟的社區教育試驗項目《家庭教育進社區(學校)系列主題整體推進模式初探》獲市一等獎;潘橋街道潘東社區學校的“構建養教結合特色社區模式的探索”獲評市級重點課題……這是近年來甌海社區教育交出的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知識的渴求、自身素質的提升愈發強烈,社區教育憑借其教育連續性、社會適應性、教育手段多樣性受到普通民眾的歡迎。從幼兒教育到老年教育,從文化教育到職業教育,社區教育在其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為構建服務終身學習體系,辦好繼續教育,甌海社區學院將學堂“搬進”文化禮堂,積極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校外實踐學習、現代生活教育等活動。郭溪街道辦事處相關人員說:“社區教育是在職人員的充電站,老年人生活的新舞臺,社會建設的助推器。社區教育進文化禮堂既為社區教育找到新的落腳點,又提升了文化禮堂的效能。”
此外,作為浙江省終身教育學分銀行服務體系的第一批建設單位,目前甌海社區學院現已設有分中心1個、受理點63個。近年來各校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各類社會培訓,掀起一股全民終身學習的熱潮,甌海區終身教育事業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未來,可期!(金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