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培育“三融”特色高職文化
“國無德不立,人無德不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被寫入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立法宗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由“德”入“法”,彰顯出中華民族的共同意志和中國人民的價值訴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是凝聚中國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礎,更是高職教育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靈魂”。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育人為本,以德育為先,以校園文化建設為載體,融合傳統文化、航空文化、軍隊文化,形成“三融”特色高職文化,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實踐、治理能力建設、校園文化育人諸方面,貫穿于思想政治工作全過程,引導青年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著力培養德技并修的航空工匠新生代。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深化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創新
融通課程思政。把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擺在教育教學第一位,注重發揮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主陣地主渠道作用,將其融入辦學理念、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教學科研、師德培育、校園文化,覆蓋教學、學習和現實、虛擬兩個空間。深化思政課改革,培育馬克思主義學院優秀教學科研團隊2個和思政教育湖南省芙蓉教學名師1名,推進“概論課”教學模式新探索,出版校本讀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經典文獻選讀》,突破集體備課的傳統方式,思政教師把“研學課堂”設在新媒體平臺“易班”第一線,打造“融媒體思政課”?!八夹拚n”課改經驗《厚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打造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金課”》被評為湖南省思政課程優秀案例。推進課程思政改革,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所有通識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程,著重突出“234”(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總體國家安全觀,航修夢、航空夢、中國夢,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學習教育,開發“課程思政”案例庫、事跡庫、格言庫和精品示范課;開設“航院大講堂”,濃厚思政研學氛圍;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性學習、重要講話精神學習等系列主題班會,空軍士官學員學習小組榮獲湖南省第六屆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性學習成果展示一等獎。
融入主題教育。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社會主義有點潮”“我與祖國共成長”“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call”“致敬兩彈一星”“見到老師問聲好、做文明有禮航院人”“師生同上思政大課”等系列主題教育活動;邀請全國道德模范楊懷保、試飛英雄李中華、大國工匠李世峰、抗疫先鋒梁璐等來院作宣講報告;組織黨員干部參觀革命歷史紀念館、黨風廉政教育基地;開設“學習黨的十九大,長航在行動”專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網站、“學習進行時”微欄目、“長航·易班”微平臺等精品專欄,著力將校園打造成師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精神家園。學院被認定為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
融進勞動育人。緊緊圍繞“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1993年開始率先在湖南省乃至全國開設了勞動教育必修課,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構建了包括勞育課、“課程勞育”、活動課堂等在內的“三位一體”勞動教育課程體系,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培養學生“吃苦耐勞、愛崗敬業”的職業品質,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務實重行。將勞育課作為德育實踐的必修課,每學年分班單獨安排勞動周,將勞動觀念、勞動素養、勞動技能融于實訓教學與實操訓練,實現知行合一。將勞育為優作為德育為優的必要條件,并與學生德智體綜合測評、評獎評優評先、推優入黨等直接掛鉤。勞動教育成效顯著,學院沒有物業、沒有保安,但任何時候都井然有序、干凈整潔、美麗和諧。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治理體系全要素,強化依法治校能力建設
融進規章制度。深入貫徹“依法治校、民主治校和科學治校”的總要求,以制度建設夯基礎,以精細管理強執行,以文化引領促提升,以章程為統領推進現代大學制度體系建設。通過“繼廢改立”,完善各類規章制度300余項,加強民主監督和信息公開,持續開展普法教育和考試,構建“黨委領導,院長負責,專家治學,民主管理”的內部治理結構,學院法治思維深入人心,科學管理有章可循,師生行為崇法守禮,2019年被評為“湖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學?!?。
融入工作作風。強化“四個意識”,創新提出并牢固樹立“干部作風是第一民生”理念,院長、書記以上率下,以思想觀念的不斷更新促進作風的不斷改進,以領導干部的作風轉變推動優良校風、學風形成。狠抓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和黨的創新理論、深學悟透篤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黃大年、張富清、黃文秀等時代楷模的先進事跡,將革命傳統、時代精神融入日常思政教育和日常作風養成。將“始終不忘航空情懷,始終牢記使命責任,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始終堅守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的“四個始終”理念滲透到師生學習工作中,落實“高起點謀劃,高標準推進,高質量落實”的工作要求。修訂《教職工行為規范》,增強管理、服務等部門工作人員是“不上講臺的老師”的責任意識,強化“三全育人”,學院獲批湖南省“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
融化師生言行。大學不僅要有大樓、大師,更要有大愛。校園文化與校政建設整體規劃、同步實施,文化育人與課程育人同向發力、同頻共振,培育有“植根于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的“四有”航院人。選聘優秀思政課教師兼任政治輔導員、專業名師兼任學業導師,特聘空軍某工廠“大國工匠”孫紅梅,原火箭軍一級軍士長、“兵王”魏印紅等擔任技能大師,成立湖南省輔導員名師工作室,每年開展“輔導員筑夢紅色之旅”主題實踐活動,推進思政教育資源融合和力量提升。向社會免費開放航空館,到中小學校開展航模飛行巡回表演,按照“與民便利、讓利于民”原則化解屬地矛盾,建立友好、互助的群眾關系,向學生和社會傳播“大愛、大德、大善”的師德形象。學校涌現出病倒在工作崗位上的院長朱厚望,帶病堅守教學一線的干部黃登紅,“走進學生心里”的湖南省師德先進個人、入圍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的“好媽媽”謝紅桂,湖南省輔導員年度人物“可愛教官”曹志剛,奮不顧身救起命懸一線跳樓女子的士官學員張裕銘,見義勇為救助落水老人的學生余李亮、蔡浩,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挽救患病旅客生命的優秀畢業生曹嘉琪、王一羊等先進師生。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校園文化全時域,打造航空與軍隊特色品牌
融合文化理念。長沙航院堅持“姓軍為軍”,繼承紅色文化基因,擔當航修強軍、航空報國的使命責任。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軍隊文化、航空文化、航修文化、湖湘文化與學院文化傳統有機融合,構建了具有濃郁軍隊和航空特色的校園文化體系。形成“自強不息、止于至善”校訓、“團結、緊張、嚴肅、活潑”校風,發揚“敬業愛生、博學善教”教風和“求真務實、勤學苦練”學風,深化“敬仰航空、敬重裝備、敬畏生命”和“零缺陷、無差錯”的“三敬零無”職業素養培育,著力培育政治合格、誠實守信、技能過硬、身心健康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融合軍隊傳統。長沙航院一直保持軍隊“艱苦奮斗”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持“勤儉辦學、從嚴治校”,培育良好校風和教風。作為全國首批直招士官、定向培養士官定點高校,深入貫徹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堅持面向部隊、面向戰場、面向未來,在實踐中生成并堅持以思想政治教育為先、以專業技能錘煉為重、以軍事素質培育為要的“三為”育人理念,推進學生思政教育與軍魂鑄造對接、教學內容與崗位任職能力對接、軍訓項目與作訓科目對接、學生管理與軍人管理對接、教學標準與軍事標準對接、學校評價與部隊評價對接,促進校園文化與軍隊文化相融合,為部隊培養“思想素質好、理論基礎實、技術技能強、崗位適應快、發展潛力大”的專業技術士官人才。建設士官文化營區、士官特色教學樓,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一新五紅”系列活動,邀請一批老紅軍、抗戰老兵、參戰英雄作報告,對學生進行科技強軍教育、獻身國防教育、航空報國教育。嚴格準軍事化管理,錘煉學生服從、紀律、系統、規范、標準等意識,培養學生愛黨愛國、報國強軍、崇尚榮譽、敢于擔當、能打勝仗的精神品格。航院學子以優良的軍事素質和高超的專業技能被譽為“不穿軍裝的軍人”“不扛槍的戰士”。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上,有多名畢業生在“幕前”亮相,10多名學生為空中梯隊安全飛行提供“幕后”保障。
融合航空特色。依托航空職業教育與技術協同創新中心、中國航發高技能人才培育基地、湖南省通用航空協會等平臺,與各理事單位在人才培養、課程體系開發、師資共培、產學研基地共建等領域廣泛開展合作,加強校企文化融合,強化文化育人。堅持“匠心鑄魂,航空報國”,投資近一億元建設了航空裝備、航空科技、航空文化相融合的航空館,成功獲批湖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全民國防教育、科普教育基地,使之成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實課堂和服務平臺。充分挖掘杜—2和烏米格—15等功勛文物戰機的歷史文化底蘊,豐富教育資源,新生一入學就入館接受教育,讓“航空報國”成為學生大學生涯的第一課。實訓現場實施6S管理,持續開展“學習航空、熱愛航空、奉獻航空”主題活動,將“忠誠奉獻、逐夢藍天”“航空產品、質量第一”“使命高于一切、責任重于泰山”等航空理念文化融入教材、課堂和教育教學全過程,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實,形成特色文化育人體系并發揮了特別育人作用。
在濃郁的軍隊、航空文化熏陶下,長沙航院呈現出嚴謹有序、尊禮守法、愛崗敬業、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師生文明素養不斷提高并形成自覺,學校辦學水平、辦學特色和人才培養質量獲得用人單位和社會各界充分肯定。被評為湖南省文明標兵校園、湖南省職業院校文化建設強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穩定在96%以上,用人單位滿意度達到98%,一大批航院學子成長為行業企業精英。每年有國內外百余家企業、學校和教育機構來院參觀交流,每年有4萬余人次的中小學生和社會公眾來校參觀研學,學校被評為“最美校園”和長沙市最受歡迎的網紅“旅游景點”之一。軍地機關和各級領導高度肯定學院辦學理念先進、辦學特色鮮明,航空文化育人卓有成效。(蔡海鵬 謝瑩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