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持續推動中國—東盟職業教育交流與合作,經教育部批準,為期三天的“中國-東盟職業教育國際論壇暨特色合作項目成果展”于8月26日開幕,受疫情影響,此次會議通過線上形式舉行。約400名來自中國-東盟政府、院校、行業、企業的代表,圍繞跨境辦學、人才培養、產教融合及抗“疫”合作等專題進行研討。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校長何輝、副校長葉玲受邀參加會議。
開幕式上,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劉利民、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副司長方軍、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陳德海、柬埔寨國家技術培訓學院院長約克·索提致開幕詞。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副司長謝俐做主旨發言。
浙江建院“中菲‘一帶一路’建筑技能人才絲路學院項目”等20個項目,被授牌為第三批“中國—東盟高職院校特色合作項目”。論壇上,何輝與菲律賓八打雁州立大學校長榮科里尤·迪爾索在論壇上做專題發言,分享合作案例和成功經驗。
何輝說,中菲“一帶一路”建筑技能人才絲路學院項目是“一帶一路”背景下,學校加快實現教育對外開放和服務“一帶一路”偉大倡議的重要舉措,主要從四個方面全面開展中菲職教的合作:一是對接政府,共商教育合作;二是對接院校,共享職教方案;三是對接行業,共建專業標準;四是對接企業,共施人才培養。他表示,通過兩年的建設,項目的應用效果十分明顯,實現為中菲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人才保障,為“一帶一路”職教共同體建設提供思路,為推動中國-東盟文化交融提供互鑒。疫情期間,項目的推進并沒有因此停滯,反而讓中菲合作的友誼航船更加行穩致遠。學校全面啟動留學生線上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在線教育平臺和各類在線課程資源,確保留學生教學工作順利推進。于此同時,項目還需要進一步深化和探索創新,爭取打造示范性的中菲職教合作樣板,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倡議和地區、國家、國際社會人才和經濟需求,向國際社會職業教育貢獻“浙江建院”方案。
迪爾索表示很榮幸和浙江建院共建中菲“一帶一路”建筑技能人才絲路學院,成為菲律賓第一個“絲路學院”感到自豪,希望通過長久合作,能夠為菲中兩校教育合作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實現互利共贏。
“中國-東盟高職院校特色合作項目”是由“中國-東盟雙百職校強強合作旗艦計劃”遴選出的高職院校與東盟成員國高校開展的特色鮮明、示范引領項目。(朱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