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安防職業技術學院跨越式發展探索之路
浙江安防職業技術學院(下稱“安防學院”)作為浙江省僅有的一所安防類高職院校,自2013年建校以來,一直秉持“錯位發展,特色取勝”的辦學理念,立足自身集“學、軍、警”一體的獨特優勢,加強內涵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打造“安防類”特色專業集群,探索實踐“2+1”“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走出跨越式發展道路。
近年來,安防學院招生規模連年翻番,從2017年的632人、2018年的1200人,增加到2019年的2200人,預計2020年下半年在校生規模將近6000人。在連續擴招的大背景下,如何緊抓發展機遇,進一步挖掘辦學潛力,借勢加速發展,完成擴招任務,為高職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成為當前學校需要主動思考、積極探索的重要課題。
適應產業需求
設置特色專業
“高等職業學校要培養服務區域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重點服務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高職院校只有辦學定位精準,專業設置獨具特色,才能提升競爭力,吸引更多優質生源,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支撐。如目前安防產業成為我國新型高科技產業的重要支柱之一,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虛擬現實、無人機、軌道交通等高新技術都與安防產業密切相關。安防學院立足安防產業的大背景,與行業內龍頭企業聯手,建設一批高新技術相關專業,致力于加快培養國家發展急需的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助力中國數字經濟發展。
著眼內涵發展
保證質量型擴招
高職院校要想保證高質量擴招,必須建立在自身內涵發展、提高教育質量的基礎之上。具體而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強校企合作,深化產教融合。目前,產教融合多采用“訂單班”的方式開展專業共建、人才聯合培養。如安防學院在扎實推進“現代學徒制”“2+1訂單班”等培養模式的基礎上,深化與知名企業合作,積極規劃建設“雙主體、雙元育人”的產業學院,如“翔宇航空產業學院”“新華三數字工匠學院”“天峋無人機學院”等。通過深化融合、共商目標、共同管理,實現“共育人才、共建基地、共享成果”的目標。2020年,安防學院成功入選首批“應急安全智慧學習工場”暨應急管理學院建設名單,是全國僅有的一所入選的高職院校。
二是運用先進教育信息技術,提高教育質量。高職院校應大力推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依托信息技術深入開展“課堂革命”、深化課程改革,構建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切實提升質量。
三是強化“三教”改革,實行分層教學。“三教”(教師、教材、教法)改革是職教改革創新發展的核心任務之一。高職院校要以“雙師”素質為導向,改革新教師準入制度和教師考核評價機制,打造能夠勝任面向不同生源實施教學的教師隊伍;以滿足學生自身技術技能提升需求為導向,針對不同生源、不同專業、不同年齡段等多樣化特點,分類編制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深化校企合作,探索開發適用于不同生源類型的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等校企“雙元”合作教材;以目標任務為導向,推廣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理實一體化教學等新型教學模式,打造優質課堂。同時要根據不同生源實際,采取單獨編班或者分層教學,教學安排上也要盡量彈性。
創新合作模式
培育產教融合型企業
安防學院積極響應國家關于鼓勵加快培育產教融合型企業的號召,充分利用激勵優惠政策,堅持以產業為導向,吸引相關企業共同培育產教融合型企業,打造激發教育活力、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學習工場”。例如,學校依托公安警務資源和學院安全防范技術等專業,與合作企業“溫州科達有限公司”聯合創辦“溫州浙安院承志科技有限公司”,建設“溫州市雪亮工程城市監控智能運維中心”,研發推廣“疫情防控人員出入管理系統”,開展無人機服務重大活動等項目,為“平安社會”建設提供智力支持,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面向多元群體
拓寬生源范圍
在連續擴招背景下,高職院校要擴大招生,需要為更加廣大的社會群體提供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服務,而不是單純為在校青年學生提供學歷教育。安防學院為了提高招生競爭力,落實國家指導方案,正在從兩方面入手:一是響應國家建立“職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考試招生辦法的要求。組織面向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等多元社會群體的單獨招生。根據院校情況、專業要求與考生素質,妥善設置考試內容,以職業適應性測試或技能測試為主,免除文化素質考試,打通此類社會群體升學渠道。二是立足院校專業特色,主動與廣大社會群體及相關部門對接,并針對不同群體制定切合實際的培養方案,保證培養質量。對退役軍人生源,安防學院的專業設置緊密貼合退役軍人的知識背景,符合其提升能力的訴求。同時學校主動與相關部門爭取專項獎學金與助學金,吸引退役軍人報考。例如,學校與溫州市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深化校地合作,共同成立“溫州市退役軍人學院”,以“學歷+技能”雙重培養模式,采用“菜單式”選課和彈性學制等方式,有針對性地開展學歷教育、職業技能培訓、創業創新培訓、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工作,吸引了一批優質且穩定的退役軍人生源。
優化中高職銜接
探索一體化貫通培養
擴招需要有優良的生源保障,與優質中職深化“五年一貫制”合作、優化一體化貫通培養,是安防學院獲取穩定優質生源、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較為有效的路徑。中高職銜接是職業教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可推動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有利于系統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以更好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安防學院為優化中高職一體化貫通培養,通過加強雙方在人才培養目標、教學方案等全方位的有機貫通,有效解決中高職教育中現存的一些問題。中高職院校應當共同制定貫穿職業教育全過程的人才培養方案,確保中高職的人才培養目標具有梯度性和連貫性;共同建立切合職業教育要求的教學課程體系,平衡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比重,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充分實現教學效益。除此之外,學校與中職院校還通過定期輸送課程、承擔中職院校的部分教學任務等方式,不斷深化中高職一體化貫通培養,提高技能型人才培養質量。
爭取資源共享
挖掘擴容潛力
許多高職院校完成擴招任務面臨的一大考驗是教學資源緊缺。在這個關鍵時期,安防學院不僅要加大投入,加快建設,完成擴容增量,還要爭取統籌社會各界資源,充分挖掘潛力,解決燃眉之急,更好地完成國家任務。
在“硬件”資源共享方面,各區域內都會存在部分學校校舍、企業宿舍、教室、實訓室等現有基礎設施空置現象,導致公共資源浪費嚴重、服務社會能力偏低等問題。安防學院積極與相關部門、企業對接,共同探討優化資源配置方法,與此類單位合作,建立資源共享機制,通過搬遷、辦分校、聯合辦學等方式提高在校生容量。如2019年,安防學院在校園建設與發展速度不相適應的情況下,積極爭取上級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借用市職教中心場地,增設“濱海校區”,順利實現在校生人數超過3500的目標,開啟多校區辦學新篇章,邁上發展快車道。
在“軟件”資源共享方面,安防學院樹立“開門辦學”及教育資源多元理念,包括師資來源多元、教學場所維度多元、教學實施方式多元、教學組織形式多元等,聯合政校會企力量,廣納多方資源,支持高職擴容增量。尤其是師資共享方面,學校與人事主管部門對接,加快形成中高職學校、技師學院專業教師與相關行業協會、企業工程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的共用共享機制,建立了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相對穩定的高素質專業化“雙師型”教師隊伍。推進校企人員互派互聘,不僅可緩解師資力量緊缺、符合國家對于建設新時代教師隊伍的要求,也有利于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戴海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