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教育是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社區建設的重要內容,在營造氛圍、提升市民素質、完善社區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社區作為培育居民文明生活方式的最基礎場所,承擔著提升居民文明素質的重任,而推進社區教育則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條路徑。深圳龍華區政協委員,國家開放大學(深圳廣播電視大學)龍華分校校長謝修芳表示,目前,社區教育在全國眾多城市和深圳市的福田、南山、寶安、龍崗等區已逐步發展成熟,龍華區雖然具有一定的社區教育基礎,但仍存在著一些短板和不足,還有很大發展空間。為此,他建議如下:
一是構建社區教育聯動機制。統籌社會治理和社區教育,推動政法、教育、民政等多個相關部門合作開展社區教育。積極引導高校和社會力量參與,鼓勵高等學校、職業學校開設社區教育相關專業或課程。發揮社會力量的組織動員功能,吸納社會各類教育培訓機構共同參與社區學院的建設,共同參與社區教育的課程建設和教育活動,提高社區教育質量。
二是完善社區教育網絡體系。加強社區教育的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進一步明確職責分工,以社區學院為引領,通過統籌、聯建、結對、共創等形式整合資源,實現資源共享;以街道社區學校為支點,開展一系列主題鮮明的培訓活動;以社區教育中心為主陣地,將培訓的網絡延伸到社區各個角落。加快區屬職業學校建設,職業學校加掛社區學院牌子,由區教育局牽頭成立區屬社區學院、街道社區學校和社區教育中心三級機構。
三是打造專業化人才隊伍。完善社區教育人員管理制度,保障專職人員在薪酬福利、業務進修、職務(職稱)評聘、績效考核等方面享有同類學校工作人員的同等權利和待遇,加快形成一支經驗豐富、專業規范的社區教育工作者隊伍;探索完善高層次穩定的特聘專家和教師隊伍,借助專家力量,提高教學水平和質量;逐步培養建立社區教育志愿者隊伍,挖掘更多的專業人才、民間達人參與社區教育服務工作。
四是提高市民參與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社區教育針對性,為老年群體、殘疾人士、外來務工人員、轉崗職工、下崗失業再就業人員以及創業人員等提供形式多樣的教育服務,實現教學內容與居民需求精準對接。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介和宣傳工具,積極宣傳展示社區教育學習成果,營造全面學習、終身學習的良好社會氛圍,鼓勵和引導廣大市民積極參與到各類社區教育活動中去,通過善學促善治,增強社區凝聚力,推動教育和社區融合,促進社會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