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職業教育越來越受到關注。如何讓職業教育發展的更好,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四川新聞網對此專訪了全國政協委員蘇華,他認為促進教育公平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前提和基礎,進一步提高育人質量是職業教育發展的核心任務。
促進公平
營造良好的職業教育環境
蘇華認為要辦好職業教育,首先要加強基礎能力建設。形成以地方政府為主導,大力支持支持農村地區中等職業學校改善基本辦學條件,盡快建立東部發達地區和中西部貧困地區中等職業學校一對一結成“姊妹校”進行幫扶共建,深化專業建設、課程開發、資源共享、學校管理等合作。建立專項資金,用于貧困地區職業院校提高教師待遇和加快師資培養培訓。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提高,要完成資助體系。建議中職學生的學費補助由2000元/生提高到4000元/生,對高職學生給予4000元/生的學費補助。提高對中高職學校助學金的補助標準,特別是重點提高對農林牧漁專業和地礦油核等專業學生的助學力度。完善面向農民、農村轉移勞動力、在職職工、失業人員、殘疾人、退役士兵等接受職業教育和培訓的資助補貼政策,在支付辦法上建議將補助款項直接發放給個人。
對于人口集中和產業發展需要的貧困地區,要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舉辦職業學校,在土地、教師、財政補助等方面給予優惠支持政策。健全民辦職業院校融資機制,完善財政貼息貸款等政策。加強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改善民族地區職業院校辦學條件。
同時,提高職教高考本科招生計劃占比,逐步實現兩類高考在本科招生計劃上大體相當。擴大應用型本科招生規模,應用型本科高校應主要通過“職教高考”招收本科學生,支持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高校轉型。優化中高職院校與應用型本科高校的銜接機制,開展中職與本科“3+4”、高職與本科“3+2”貫通培養模式以及中職、高職與本科“3+3+4”分段培養模式。突出職教高考特色,對世界級、國家級和省級技能大賽獲獎的學生推薦免試入學。
提高辦學質量
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
職業教育實質上是技術人才的培養。蘇華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因此他建議職業院校的專業設置應動態調整,緊密對接產業鏈、創新鏈。大力支持職業院校緊密對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學、智慧制造等新興產業,大力支持社區管理、養老服務、文化旅游、康養保健等現代服務業專業設置。
另外還要提高校企一體化辦學水平。在職業院校的專業規劃、教材編寫、實習實訓等方面,鼓勵學校與企業共同參與,把企業的需求融入到人才培養的每一個環節。鼓勵企業把工作室、實驗室轉移到學校,形成校企共同開展產、學、研活動。鼓勵企業在學校內建設真實運營的生產車間或服務場所,面向社會提供產品和服務,并在稅收方面給予減免。
此外,要建立健全分層次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體系。大力發展應用技術大學,支持應用型本科和行業特色類高校建設,逐步提高高等學校招收有工作實踐經歷人員的比例,形成中職、高職、本科、研究生的貫通的一體化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周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