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教育大會要求把勞動教育納入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總體要求中,提出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勞動育人,加強頂層設計,2017年開始將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專門開設30學時、2學分“勞動實踐”必修課程,通過兩年多的教學實踐,逐步形成了校內課程培養、校外實踐培養和課外技能培養相結合的“三層面、七維度、全過程”勞動技能培養體系,創新開展“多方聯動、四項結合、四化管理”模塊化勞動教育。
構建“三層面、七維度、全過程”勞動技能培養體系
——校內課程培養,培育工匠精神
第二、三學期開設“勞動實踐”課程,增強創新意識和勞動觀念;融入勞動教育內容,鼓勵將企業的真實項目案例引入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和職業精神。
——校外實踐培養,提高職業素養
在校外實踐教學環節實現實習過程的完全職業化。安排學生參加職業化畢業實習、頂崗實習,加大動手操作和勞動技能、職業技能的培養,做好實習過程監控和指導,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在勞動中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
——課外技能培養,提升勞動能力
各專業按照人才培養方案計劃,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提升勞動能力,并獲得相應的課外培養學分,促進全面發展。
開設“多方聯動、四項結合、四化管理”的模塊化“勞動實踐”課程
——多方聯動,進行教學設計
學院教務處與各系部和師生進行了深入交流,調研了學院內的崗位設置以及需求,搭建了基礎保潔、工具使用、收納整理、餐具清潔、安全巡查5個教學模塊,形成了完整的教學方案。
——四項結合,開展五模塊教學
教師通過勞動動員、操作示范和安全防護講解,指導教學任務。各模塊教學銜接有序,各具特色。基礎保潔模塊與思政教育相結合,通過樓道和教室衛生保潔,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精神和勞動光榮意識。工具使用模塊與關鍵職業能力培養相結合,通過學習使用手鋸、鉗子等工具,掌握工具使用常識,提高技術水平。收納整理模塊與創新能力培養相結合,通過服裝、圖書收納整理,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提升生活技巧。安全巡查模塊通過到學校教學、生活場所巡查安全設備設施,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責任感。餐具清潔模塊實現自育與互育相結合。
——四化管理,規范教學活動
遵循標準化、精細化、軍事化和科學化的管理理念,制定課程、崗位和考核標準,調動學習積極性和創造力;精細化管理模式貫穿于教學過程中,養成注重細節的習慣;在校園實現半軍事化管理;科學分配學習勞動任務。
創新社會勞動實踐技能培訓方法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學院及時調整“勞動實踐”課程開設方式,制定了《2019—2020學年第二學期疫情防控期間勞動實踐課授課方案》,組織開展家務勞動、農耕勞動、志愿服務等勞動實踐教學內容,本著“居家勞動一小時,天天活動不重樣”的教學設計理念,制定了每天一小時的個性化勞動實踐計劃,每天設計規定動作一項、自選動作多項,通過網絡教學平臺以海報和剪輯視頻的形式每天提交勞動作業,輔以教師點評、學生互評,使勞動熱情分外高漲。
形成企辦院校特色的勞動實踐課程品牌
學院傳承了開灤百年職教歷史,“校企一體 產教相融 學培并舉 集團發展”特色鮮明。弘揚開灤“特別能戰斗”精神,培養學生盡職盡責的職業精神狀態、精益求精的職業品質,努力打造學院勞動實踐教育特色品牌。勞動教育讓學生在勞動中體現價值、展現風采、感受快樂。
學院黨委將認真落實《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精神,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技能立校,不斷創新體制機制,注重教育實效,實現知行合一,引導學生牢固樹立“四最”勞動價值觀,讓中華民族勤儉、奮斗、創造、奉獻的勞動精神在青年一代身上發揚光大。(李德 毓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