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電力職業技術學院“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紀實
高等職業院校如何將課程思政融入職前貫通職后?如何開展具有職教特色的新時代思政教育?如何將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轉化為成效卓著的育人成果?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強調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各類課程都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
保定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的成功經驗是: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面向學生學員,覆蓋教學培訓,貫通職前職后,推進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發展戰略,培養又紅又專、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電力行業“藍領”工匠,走出了一條具有“電院特色”的課程思政改革發展之路——
把握職業教育特色
抓牢職后課程思政
保定電力職業技術學院隸屬國家電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是一所伴隨電力工業發展應運而生,有著60多年辦學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特色鮮明的高等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是河北省僅有的一所有著電力行業背景的公辦高職院校,承擔著職業教育、職工培訓的雙重任務。
近年來,學院在推進課程思政的過程中,堅持職前職后并重,以職后教育為突破口,著力解決職業教育中“一條腿走路”的現象。學院緊緊抓住職后思政教育的薄弱點,堅持頂層設計、堅持分類指導、堅持隱性教育,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職工培訓的各類課程教學,實現了職后教育的“紅專并進”。
學院突出前瞻性、可行性和協同性的創新發展,將德育點與職工培訓課程建設、專業建設、項目建設相結合,使學員在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的過程中,了解我國國有企業的重大貢獻與作用、電力能源行業的發展歷史、本學科本專業技術發展前沿、我國能源技術發展成就等,在潛移默化中強化思政教育。
注重顯性隱性并重
挖掘優質教育資源
學院持續開展師德師風建設,引導教師、培訓師自覺將思政教育融入各類課程教學和項目培訓,不斷提升培訓師將思政教育融入職工培訓的能力,深度挖掘課程思政的隱性資源。成立課程思政項目組,建立課程思政素材庫,不斷豐富職工培訓思政教育的顯性資源。
目前,已建設課程思政短視頻資源256個,編寫課程思政教學指導手冊,開發“電學早期發展史”“新中國電力發展簡史”“職場文化與職業規劃”等10余種與專業及后期職業發展密切相關的“小課程”,讓課程思政在職后教育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線上線下協調聯動
打造職后教育新模式
“互聯網技術+全媒體技術”,為職后教育中課堂思政的線上運行提供了無限可能。學院實施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改革,將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培訓資源實現數字化、顆粒化、視頻化,推動課程思政在人才培養與職工培訓中有效落地。
2019年,學院完成職教云平臺引進,建成職業技術基礎能力和職業崗位能力體驗中心,課程思政線上運行有序開展。依托保定電院微信公眾號平臺,推送電力營銷、無人機巡檢等專業29門精品課程以及技能等級評價規范等5項制度,其內含的思政教育內容,讓職后教育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職前職后融會貫通
課程思政成果顯著
把握職教特色,打造電院品牌。在推進課程思政的系統工程中,保定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立足貫通職前職后,堅持服務社會人才培養、服務冀北電力職工培訓。將課程思政融入教育教學和職工培訓,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育、技能培訓相互隔絕的“孤島效應”,使立德樹人引領職前、貫穿職后,一個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前行、職前教育與職后培訓相得益彰的育人大格局全面形成,學院的創新做法為同類院校的發展提供了示范……(賈同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