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5月,微風習習。在浙江信息工程學校的機械數控實訓基地,專業老師正在教學生數控加工,認真的學生練了一遍又一遍。這所學校是湖州中職學校的龍頭學校之一,剛剛榮膺了2019年度湖州市重點工作突出貢獻集體。
近年來,湖州加快構建職業教育現代體系,現有中職學校14所,其中國家級和省級中職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分別為4所和6所,省級中職名校立項建設單位6所,形成了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職業教育品牌學校,為湖州高質量趕超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提升職業教育含金量
在湖城南太湖新區,隔路相望的兩所現代化校園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一邊安靜穩重的藍色基調校園,是浙江信息工程學校;另一邊歡快活潑的橙色基調校園,則是湖州藝術與設計學校。兩所學校的“定位”與“稟賦”,從色彩上的差異便能猜出一二。
浙江信息工程學校做大做強機電、信息技術、化工等七大專業群,湖州藝術與設計學校則以工藝美術、學前教育、形象設計、服裝等專業為領銜。經過10多年的發展,兩所學校均收獲了不少國字號榮譽,今年又都迎來了省中職“三名工程”的驗收,為湖州地方經濟的發展輸送了一批又一批專業人才。
“中職學校是學生培養的孵化器,中職教育就是賦予學生一技之長,讓他們成為城市的建設者、產業技術工人、光榮的藍領。”湖州市教育局職成教處負責人表示。為全面提高職業教育的辦學水平和質量,湖州中職學校在推行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改革的基礎上,全面深化課程改革,同步實行師生技術技能提升、高職升學促進、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等質量提升“四大工程”,近5年來,已經為地方經濟發展輸送了5萬余名畢業生。
搭建學生成才立交橋
中職生可直通本科。2018年,浙江省開展中職與應用型本科一體化培養試點。目前,湖州已有4所學校成為試點中職學校,學生進入中職學校后,將有機會7年“一路直達”拿到本科文憑。
中職學校與本科院校聯手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這是我省探索中職學生成才的新路徑,本科院校、中職學校、行業企業共同參與七年制人才培養方案設計,實現中職教育與本科教育的無縫銜接。
可升學,也可就業。近年來,湖州一直致力于中職學生“全鏈條”培養機制:學生可選擇中職與應用型本科一體化、中高職一體化、職普融通實驗班、高職預科班,三年后通過高職提前招生、單獨考試、選拔性考核等方式升入高校,或者完成中職課程學習和中級工考證后,升入高級工或預備技師班,或是直接就業。近幾年,湖州中職教育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機械、服裝、烹飪、旅游服務與管理、電子電工、美發與形象設計、汽修等專業初次就業率達98%以上,畢業生深受企業歡迎。
培養更多的“大國工匠”
最近,長興職教中心100多名高二學生主動申請到海信(浙江)空調有限公司進行崗位實踐,緩解了企業復工復產用工缺口問題。同樣,德清縣職業中專有序組織一批學生助力浙江泰普森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復工復產,完成緊急生產防護服和隔離服的任務。
危難之時顯擔當,零零后的這些中職學生展現了他們的青春風采。安吉職教中心畢業生楊應政獲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銀牌,實現“零”的突破。近3年,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湖州中職學子共斬獲13金12銀12銅;湖州成功創建省級中職“創新創業教育實驗室”7個,學生在省級中職學校創新創業比賽獲獎58項……
鼓勵中職學生創新創業,湖州扶持建設市級中職學校眾創空間8個,支持中職學校學生創業園、創客中心等建設,為學生搭建創新創業平臺。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培養新時代“工匠”人才,湖州中職教育正不斷開創新局面,期待越來越多的學生通過高質量的職業教育,實現人生價值,成就精彩人生。(吳丹 楊斌英 馬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