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創業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是落實以創業帶動就業和促進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成就出彩人生的重要措施,更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經濟提質增效的迫切需要。
作為一所扎根于“大健康”產業的國家“雙高計劃”建設院校,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主動適應戰略性“大健康”產業發展對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創新創業人才的迫切需求,加強頂層設計,厚植“雙創”土壤,堅持育人為本、分層培養、問題導向、補齊短板、聚焦優勢、協同推進的思路,相關工作成效顯著,多次被省教育部門授予“江蘇省大學生創新創業示范基地”稱號,被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授予“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經驗高校”稱號,2018年和2019年連續兩年榮獲江蘇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最佳組織獎”,在創新創業工作體制機制、平臺建設、項目培育、教學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績。
把握時代脈搏
凸顯大健康“雙創”教育特色
“民以食為天,藥以安為先”,食品藥品產業一直是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長期以來,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充分發揮自身特色優勢,以特色專業集群為依托,彰顯網絡和科研優勢,擦亮“大健康”創新創業底色。
學校設有食品學院、藥學院、酒店學院、健康學院等8個學院,擁有食品加工、食品安全、烹飪工藝、制藥技術、藥學服務、健康管理等省級以上品牌專業(群),與“大健康”產業相關專業占比2/3以上。學校創新創業工作牢牢把握“健康中國2030”戰略機遇,引導學生圍繞烘焙、乳制品、啤酒、淮揚菜、保健飲品、藥妝產品等開展創新創業,培育孵化了多個“互聯網+”食品、“互聯網+”藥妝、“互聯網+”健康管理、“互聯網+”文化創意等創新創業項目,全力打造區域“大健康”產業“雙創”人才培養一流服務中心,促進科技健康、智慧健康新業態形成。
同時,為保障“大健康”系列創新創業教育的有序推進,學校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設立校企合作、就業指導、創新創業三位一體的行政服務機構,有力推動了專業建設、創新創業教育與區域特色產業協同發展,教、學、產、研、創、用結合更加緊密。
聚焦基地建設
優化多景觀“雙創”生態環境
步入位于校園內的“蘇食智藥眾創空間”,新穎的環境和高端的設施,濃郁且適宜的氛圍,為創新創業工作奠定了基礎。該眾創空間創新設立了創客苗圃、一院一品、創客孵化3個功能區,并為學生提供了26個創新創業孵化專屬空間,并且所有入駐項目都能得到水電、租金全免的特殊待遇。優良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得到了相關部門的一致肯定,被納入市級眾創空間。
通過挖潛、合作、整合,推動雙創資源融合集聚,學校構建了“1+8+N”立體化“大健康”產業創新創業實踐平臺。以校級“大健康”產業創新創業孵化園為引領,以8個二級學院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為主體,以N個政行企校共建共享的產教融合園區為支撐,優化空間和功能布局,開展一年四季不斷檔、大學3年不斷線的創新創業實踐,加強對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學校與阿里巴巴集團旗下菜鳥網絡共建的“蘇食院·菜鳥驛站”,與老百姓大藥房連鎖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蘇食院·老百姓大藥房創新創業基地”,與華藝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蘇食院·華藝數字媒體學院”,與淮安市茶文化協會合作共建的“淮安市茶文化學院”等,都是校企共建共享雙創平臺的有力補充。平臺的打造,激發了師生創新創業活力,也讓校企成為共生共贏的命運共同體,健全了多元育人機制。
強化課程教育
打造高素質“雙創”技能人才
學校不斷健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培養體系,將“雙創”教育融入教學全過程,校企聯合共建“三層遞進”雙創課程體系,著力打造線上線下“雙創金課”,啟發師生創新思維、培養創業精神、傳授創業知識。
學校以課程群建設為基本載體,構建了以“雙創”通識教育為思維啟蒙、“雙創”實踐教育以強化技能、“雙創”精英教育以打造精品的“三層遞進”體系。體系呈金字塔結構,課程內容從大一貫穿至大三,由必修課向選修課轉變,滿足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化定制學習需求。
課程體系的創新是學校點燃“雙創”活力的亮點之一,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打造“金字塔”塔尖——“雙創”精英教育中,學校與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芯傳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之間的合作探索。校企三方經過多次磨合,依據共同投資、共享收益的原則,創新成立了混合所有制“蘇食院·新道創客學院”,共同打造集人才培訓、行業交流、實訓操作、項目演練、項目孵化為一體的創新創業平臺。面對具有創新創業夢想和富有開拓進取精神的學生群體,學院每年開設一期創客精英班、一期創新創業訓練營。每期創客精英班開課前,“蘇食院·新道創客學院”會與一至兩個國際知名企業共同策劃以實戰為主的系列課程,包括“VBSE創業基礎實訓”“VBSE創新創業經營決策訓練”等創新創業仿真模擬實訓課程,以及省內外創業園區和行業領先企業考察、專家講座、團隊任務、路演比賽等內容,系列課程涵蓋了聽、看、說、思、辯、做、展等教學活動,突出“學中做”“做中學”“學中創”等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新理念,為學生團隊的創新創業項目打牢堅實根基。
專注創新引導
孵化高水平“雙創”精品項目
項目和團隊是“雙創”教育的靈魂和支撐,學校在注重打造物理空間環境的同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遵循“興趣驅動、自主實踐、重在過程”的原則,注重校內創新創業項目的發現、選拔、培育和孵化,培養大學生獨立思考、善于質疑、勇于創新的探索精神,強化學生創新創業實踐。
已擁有11家連鎖店的麥加美食品有限公司項目,是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學生自主創新項目中的佼佼者。從一個概念到一個團隊,從門店設計到流程化探索,從單打獨斗到吸引加盟,“90后”創始人王巖同學從個人專業出發,不斷摸索、嘗試,深入挖掘目標群體對面包、糕點、西點等烘焙食品的愛好和訴求,不斷提升產品競爭力,從而在項目的落地過程中將品牌深深植入消費者內心。諸如此類的“雙創”項目還有槐米深加工項目、戴梨園村中藥材種植項目等,都已在市場上博得了一方天地。而這樣的傲人成績離不開學校在創新創業項目孵化上做出的大量工作。
學校科學組織大創項目的宣傳、立項、指導和結項工作,每年有20多個省級大創項目立項和結項,40多個校級大創項目立項和結項。為更好地保護學生的科技創新成果,引導科技創新成果向實用技術轉化,學校對接江蘇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平臺,建立校級網絡管理平臺,為大學生及時了解政策和行業信息、學習積累行業經驗、尋找合作伙伴和創業投資人創造良好條件。規范教師對項目實施過程各環節的指導,完善訓練項目與課程學分互換辦法以及教師工作量計算辦法。
在積極籌備大創項目的基礎上,學校大力推進“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創”,建設國家、省、校、院4級競賽平臺,每年還會結合專業特色積極參與全國餐旅創新創業大賽校內選拔賽、全國糕點創新創意設計大賽校內選拔賽等競賽活動,學校先后獲得省“互聯網+”“挑戰杯”“創青春”等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二等獎等獎項30余項。通過大賽,學校每年選拔約70個優秀創新創業項目,通過項目化管理,做好重點競賽項目的輔導培訓、校企對接服務和孵化指導工作。
緊貼地方需求
助推區域內“雙創”提檔升級
創新創業工作對于推動經濟結構調整、打造發展新引擎、增強發展新動力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學校扎根地方、依托優勢科研平臺,打造“服務+”品牌,以“雙創”工作積極推動區域“大健康”產業提檔升級。
學校主動策應“健康中國2030”國家戰略,積極融入江蘇生態經濟區和“三沿”食品產業帶發展,依托江蘇省食品加工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等省級工程中心,整合“食品加工”“食藥用真菌栽培”“蛋白質類藥物”“精準農業技術”等科研平臺,成立“食品藥品研究院”。學校還以營養咨詢中心、健康養生研發中心、營養配餐研發中心為依托,有效服務區域食品企業、營養咨詢公司、醫療機構、健康管理公司等,助力企業創新能力提升。
同時,學校加強與地方的聯系溝通,為創業團隊提供一站式貼心服務。學校與淮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等單位合作,成立了淮安市就業創業服務指導站、淮安市儷人創客廳,為創業項目提供工商注冊、知識產權、股權融資、財務托管等專業化服務。學校還與中國高校創新創業孵化器聯盟、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星客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淮安市青年商會發起成立了大學生創業基金,已為18個創業項目引入天使投資和風險投資基金。
在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的校園里,創新創業的火花在學生學習軌道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記,成為蘇食院學子展現專業風采、強化專業技能、心系社會群體、服務國家戰略的強大動力。未來,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將持續向更大范圍、更高層次和更深程度推進,為推動區域“大健康”產業提檔升級,貢獻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的力量。(馮鋒 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