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萬物復蘇。正逢春耕生產的關鍵時期,金華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的新疆籍學子,除了在家上網課學習外,主動幫助父母春耕生產、搶抓農時,栽苗、培土、勾苗……
新疆喀什地區目前已春風回暖,秧苗茁壯成長。由于目前農耕都是使用薄膜覆蓋的方法,種子在土里被薄膜覆蓋,需要人工在薄膜上挖個洞,苗才能向陽而生。熱孜亞·吐爾孫家今年承包了21畝土地用來種植棉花,熱孜亞從4月15日開始就利用課余時間在自己家的田間地頭勾苗。由于受沙塵天氣影響,她戴著帽子和口罩、戴上手套勾苗助長,手腳麻利,光光幾天時間就完成5畝地的勾苗勞作。她說:“由于受疫情影響遲遲未能開學,剛好趕上家里的春耕,想著學校提倡我們要多勞動,就身體力行幫助爸爸媽媽分擔農耕勞作。”阿卜杜卡迪爾是喀什土生土長的新疆小伙,拿著鋤頭耕地、用手勾苗,嫻熟利落的動作,干勁十足。經過近一個多月和父母的春耕勞動,家里種的30畝長豇豆目前長勢喜人。看著這一個月來,從種子到發芽,再到秧苗長大,一點點的變化都讓阿卜杜卡迪爾驚喜,這是他自己通過勞動獲得的快樂。在主題班會上,他分享了這一個月在田間地頭勞動的心得,覺得雖然條件很苦,沙塵刮得臉很疼,一天勞動之后也很累,但是收獲到的成果和在勞動中不斷鉆研,怎樣能讓秧苗更好生長的經歷非常寶貴。同時也理解了爸爸媽媽勞作的辛苦,他倡議班級同學多投身到志愿活動、社區勞動等活動中去,將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的大江南北。
圖為熱孜亞·吐爾孫在勾苗
圖為阿卜杜卡迪爾在鋤地
除了干農活,同學們也積極響應學校的“勞動最光榮”的號召,用電飯煲做蛋糕、自制卡通人物包子,還有做湯圓、包餃子,同學們一個個卷起袖子在家里當起了大廚,用自己的雙手烹飪出一道道舌尖上的美味佳肴,變身家務型男;女同學們則用毛線織起了圍巾,真是令人嘖嘖稱贊。同時,不少學生在疫情期間,積極響應號召,深入城鄉社區、福利院和公共場所等參加志愿服務,開展公益勞動,參與社區治理。干農活、做家務、志愿活動,這樣的勞動也提升大學生勞動精神面貌和勞動技能水平,引導勞動價值正確取向。
為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精神,金職院信息工程學院結合《學生品德養成與實踐》課程,積極探索創新機制,在四月下旬推出了以“弘揚勞動精神,謳歌勞動光榮”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其中包括“勞模精神鑄就大國脊梁”主題班會、“共抗疫情,以勞為美”輔導員微課宣講、“青春活力,勞動光榮”巧手匠心實踐活動等,目前已有150多名學生參與到干農活、社區勞動和家務勞作中,讓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勞動價值觀深入人心,悟勞動之美、明勞動之理,更好地助力學生成長成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費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