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傳承中醫藥文化,讓居民感受傳統草藥的魅力與健康美學,8月28日上午,新碶街道社教中心牡丹分中心在一樓會議室開展“百草蘊福”中草藥科普講堂暨中草藥發簪手作活動,吸引轄區30余名居民參與。
活動伊始,社區特邀的中醫藥愛好者以“身邊的中草藥”為主題開講。講師圍繞白芷、黃芪、血藤、使君子、甘草、五福子6種藥材,結合實物展示,用通俗的語言講解每種草藥的“性味歸經”——比如“甘草味甘、性平,歸心、肺經,有調和藥性的作用”,還分享了藥材的外觀辨識要點、傳統藥用價值及日常簡易使用方法,居民們認真聆聽,不時舉起手機拍攝藥材細節,或舉手提問“家里燉肉能放黃芪嗎”“使君子怎么用才安全”,現場互動氛圍熱烈。
科普環節結束后,手作體驗正式開啟。工作人員提前備好干燥的白芷花、甘草枝、銀質發簪基底、膠水、裝飾繩等材料。“大家可以先挑選喜歡的草藥,把它固定在發簪上,再用繩子繞出花紋……”在手工老師的指導下,居民們紛紛動手創作:有的將白芷花搭配甘草枝,打造清新自然的風格;有的用彩色繩結點綴,讓發簪更顯精致。“以前只知道甘草能泡水,沒想到做成發簪這么好看,還能帶著‘草藥香’,太有意義了!”剛完成作品的居民李阿姨舉著發簪笑著說,還不忘向身邊人分享自己的制作技巧。
活動尾聲,居民們互相展示成果,交流參與感受。大家表示,這次活動不僅學到了實用的中草藥知識,還親手做出了獨一無二的發簪,既豐富了文化生活,又感受到了傳統養生文化的魅力。
新碶街道社教中心牡丹分中心工作人員表示,未來將繼續挖掘傳統文化資源,開展更多貼近居民需求的特色活動,讓居民在體驗中傳承文化、收獲樂趣,進一步提升社區文化氛圍。(新碶街道社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