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南湖街道社工師朱佶女士專程來到嘉興市建筑工業學校,將一面錦旗和一封感謝信贈予蔡懿奇、余秋華兩位同學,表彰他們拾金不昧的善舉。
據悉,6日下午,蔡懿奇和余秋華在塘匯路與中環東路交叉口康復醫院附近撿到一部智能手機,隨即主動將手機上交至平安家園門口的公安執勤點。朱女士對兩位同學的高尚行為表示感謝,稱贊他們展現了新時代青少年的優秀品質。
面對贊揚,蔡懿奇和余秋華同學略顯靦腆。“當時只想著物歸原主,”他們表示,“恰巧被我們遇到而已,換成任何人都會這么做。”樸實的話語背后,是建校學子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真實寫照。
同樣,6月5日,某公交站臺發生暖心一幕。一名身著校服的女同學候車時突感不適,臉色瞬間煞白,走路時身體搖搖晃晃,難以走穩,眼看就要暈倒,情況十分危急。此時,公交車駕駛員屠宏偉發現后立即拉好手剎、停好公交車,上前攙扶,同樣候車的3位建校學子鐘俊輝、畢文國、管龍俊和駕駛員屠宏偉一起展開了一場愛心救助:幫助女子聯系家長,并撥打120,待駕駛員返回崗位后,3名學子始終守護在側,直至救護車抵達,向醫護人員詳細描述病情后才默默離開。
連日來,無論是由公交司機與建校學子共同完成的愛心接力,還是2位同學拾金不昧的行為,他們用行動詮釋了“陌生人的溫暖”,也讓人們看到建校學子在關鍵時刻的責任擔當。
近年來,學校緊緊圍繞落實立德樹人這項根本任務,多管齊下,多措并舉,強化道德品質教育。確立了“明德建業”的校訓:彰顯美德,德育為先,治校先固本的理念;開展以責任擔當,規則意識等為主要內容的廿四月主題教育系列活動;實施以責任教育為主線的“匠心獨運”學生核心素養提升工程,以此培養更多具有強烈責任意識,奉獻精神的新時代魯班傳人。(耿秀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