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仁成技校老年學員以一場飽含歲月韻味的文化行走,為省級文化遺產永和橋增添了別樣溫情。一群身著文藝復古綠羅裙的銀發學員,手持油紙傘漫步于古橋廊間,讓斑駁歲月與優雅身影在安仁溪畔交織成畫,展現出“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文化風采。
永和橋作為承載數代人記憶的省級文保單位,其青石板路與雕花木梁見證了時光流轉。活動當日,老年學員們精心梳妝,復古綠羅裙的素雅配色與古橋的滄桑質感相得益彰,油紙傘上的傳統紋樣與橋身彩繪相映成趣。隊伍從永和橋出發,沿永和廣場走廊緩緩前行,步履間雖無青春激揚,卻多了份歷經歲月沉淀的從容——碧綠溪水中,銀發與傘影、古橋與云天共同勾勒出“歲月不敗美人”的生動圖景,不少游客駐足感嘆:“這才是傳統文化與生活美學的自然融合。”
“我們老年班特意策劃了這場‘非遺與銀發’主題活動,希望用長輩們的視角詮釋文化傳承。”活動負責人王偉珍老師介紹,綠羅裙的設計融入了上世紀中期的服飾元素,既呼應復古情懷,又貼合老年學員的審美偏好。65歲的學員張阿姨笑著說:“穿上這身裙子走在橋上,好像回到了年輕時的歲月,傳統文化不是年輕人的專屬,我們也要用自己的方式讓老物件‘活’起來。”
據悉,安仁成技校老年教育近年來持續探索“文化養老”新模式,此次活動通過服飾、古橋、自然景觀的有機結合,讓老年學員成為文化遺產的“活化”載體。當銀發在油紙傘下閃耀,當古橋聆聽著長者的談笑,這場跨越年齡的文化對話,正讓永和橋的歷史文脈在新時代煥發溫暖的生命力。(葉志明 吳海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