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教育是一座立交橋,連接著群眾的多元需求,也承載著社區發展的希望。”站在社區學校展覽室門前,瑞安市錦湖社區學校副校長張再益感慨道。2025年3月26日,張再益入選浙江省“弘揚教育家精神 講好社區故事”先鋒人物。這份沉甸甸的榮譽,是對他多年來扎根社區教育一線的高度認可。
技能賦能筑基石:把課堂開到第一線
走進錦湖社區學校的實訓場地,既能看到學員操作叉車作業的身影,又能目睹學員在電工工作臺認真調試設備。張再益堅持“技能扶貧”的理念,將課堂與市場需求精準對接,開設叉車駕駛、電工技術、養老護理、互聯網營銷等一系列實用技能課程;積極承辦市級職業技能大賽,為學員搭建展示平臺,營造“以賽促學、以賽促技”的濃厚氛圍,讓他們在競技中磨礪真本領。作為溫州市技能大師工作室領銜人,他堅持站在講臺前,年均培育300余名中級電工,為瑞安汽摩配產業輸送大批“工匠苗子”。2022年,學校成功獲評浙江省示范性繼續教育基地。
文化潤心塑鄉魂:讓社區飄滿書香墨韻
夜幕下的錦湖社區文化禮堂,葫蘆絲悠揚的旋律與書法班的墨香相映成趣。張再益創新打造“文化浸潤工程”,開展文化志愿者培訓活動,讓熱心居民掌握服務技能,投身文化傳播;拓展書法、葫蘆絲、朗誦等課程,吸引眾多居民參與,年均覆蓋2000余人次;開發《中華韻》等特色課程,成為居民終身學習的優質載體。2021年,“文化志愿者培訓”項目獲評市級終身學習品牌,成為鄉村文化振興的亮麗名片。
智慧助老顯情懷:讓夕陽染上數字霞光
“張校長,我終于能用微信打視頻電話了。”在智能手機課堂上,68歲的陳阿婆激動地展示新學會的微信功能,這一幕讓張再益倍感欣慰。面對數字化浪潮下老年人的“數字困境”,他開發《玩轉手機——智能手機技術運用》課程,每年親自授課近800人次,從掃碼支付到預約掛號,手把手教學幫助老人跨越數字鴻溝,暢享數字時代的便利。2022年,該課程成功入選教育部老年教育網優質資源。
學歷提升拓新局:為鄉村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面對社區居民學歷偏低的現狀,張再益在錦湖社區學校積極開展成人初、高中學歷提升教育工作,年均助力500人獲得學歷證書。45歲的王大姐通過培訓考取高中文憑后,成功競聘社區管理崗位,“做夢都沒想到這輩子還能當白領”。這一舉措不僅提升了居民個人素質,更為他們的職業發展拓寬了道路。
從技能培訓到文化滋養,從智慧助老到學歷提升,張再益作為社區教育“筑橋人”,始終踐行著“弘揚教育家精神 講好社區故事”的初心,多次榮獲市級社區教育優秀工作者稱號。他的堅守和投入詮釋了社區教育的溫度與力量。(瑞安市職業中等專業教育集團學校 金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