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匠心領風騷,研修如風剪春梢。為進一步加強滬甬兩地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探索教學新樣態,推動名師工作室建設,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滬甬兩地王姬、唐敏、賈青、許彥杰和章曉蘭五個名師工作室攜手,于6月5日在寧波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學校成功舉辦了一場以“名師引領 賦能成長”為主題的研修活動。此次活動吸引了來自兩地26所學校,超過30名工作室骨干成員參與,共同探討職業教育創新發展。
首先,寧波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學校的曾珍老師分享了《數智融生,數媒人才創新培養》的主題論壇。她詳細介紹了作為省“雙高”專業的數字媒體專業的建設進程和人才培養模式,強調了數字技術與創意融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產教融合教學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就業競爭力。
上海市工業技術學校的韓曄老師帶來了《VR引領行業發展,數字賦能專業轉型》的精彩分享。她闡述了虛擬現實技術在專業建設與發展中的應用,包括中高貫通的教育模式、校企共育的合作機制、技能精進的教學策略以及資源優化共享的實踐案例。
王姬名師工作室的學科帶頭人余挺挺老師的《基于名師網絡工作室的精品課程資源建設》主題分享,為與會者提供了網絡教學資源建設的實用指南。她結合自己的成功與失敗經驗,指出了在線課程資源開發的關鍵要素和政策指南,為提高網絡教學質量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郭曉娟老師代表章曉蘭名師工作室,分享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建筑裝飾設計教學探索》的主題論壇。她聚焦于如何將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建筑裝飾設計教學中,以AI人工智能相結合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和創新思維。
方傳光老師作為唐敏名師工作室的成員,帶來了《思政融創背景下的美術教學》主題分享。方老師以自身教學案例為出發點,探討了如何在美術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以及如何通過藝術創作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審美情趣。
李純曄老師代表許彥杰名師工作室,以《專業賦能,產教聯動構筑創新人才體系》為主題,分享了如何通過產教融合的真實社會項目,構建適應行業需求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
在交流互動環節,五位名師分享了各自工作室建設的特色和亮點,就滬甬兩地職業教育的發展現狀、熱點問題、最新舉措開展了熱烈的研討,并就今后的進一步交流初步達成合作意向。
“教”有所獲,“研”有所得。此次研修活動不僅為教師們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思維碰撞的平臺,更是對滬甬兩地職業教育合作交流的一次有益嘗試。通過名師的引領和賦能,參與活動的教師們收獲了專業知識和教學靈感,為未來的教育實踐注入了新的活力。教育的未來在于創新與合作,滬甬兩地的職業教育工作者正以實際行動詮釋著這一理念,共同致力于培養更多適應時代發展需求的高素質人才,為兩地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力量。(徐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