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最美夕陽紅
2022年9月,蕭山老年大學寧圍分校(寧圍老年學校)正式揭牌。學校以打造“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老有所教”相結合的老年教育示范基地為目標,以“增長知識、豐富生活、陶冶情操、促進健康、服務社會”為辦學宗旨,發揮“老年學校+文化養老”主陣地的示范引領作用,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質、生命質量和幸福指數。
從“萬名農民進課堂”到“社區老年學校”,寧圍街道的老年人從一年聽幾次課到有了自己的專屬學位,正是“莫道桑榆晚,最美夕陽紅”。
辦學一年來,深受轄區老年人的歡迎,先后獲評蕭山區優質老年學校、杭州市“共學養老”優質基地等多項榮譽。
一、點面結合,兩條線布局老年教育藍圖
以街道老年學校為面,以社區老年學堂為點,規劃了“街道辦老年學校,社區辦老年學堂”的1+N老年教育格局。目前已掛牌并運行有1所街道老年學校和13所社區老年學堂,打通美好老年教育送到老百姓家門口的最后一公里。
二、精致普惠,三方面抓出美好老年教育
走小碎步,求大發展
2022年,在街道本級老年學校,我們試招了68人打品牌。運行一年,反響較好。2023年上半年,又新招了70人,名額十分搶手。同時,轄區內13所老年學堂每年招生均在40人以上,到2024年,街道老年學校和社區老年學堂爭取在讀老年學員達到600人左右,通過“小碎步”,走持續向好之路。
特色課程,本土師資
學校不走專業分班而走綜合提升的辦學模式,所有學員在一學年里,可以體驗到藝術剪紙、手機攝影、中式面點、中醫養生、手工制作等八類課程,保持學習新鮮感。注重選聘蕭山本土的優秀老師來上課,在老年學校的課堂上,我們允許老師上課講蕭山話,并鼓勵老年人學講普通話。
精細管理,情感當先
學校指定專人擔任老年班班主任,全程進入班級聽課,錄制小視頻上傳班級群,讓每位學員都有出彩的鏡頭。要求老師們多打親情牌,在課余和學員多“拉家常”。正是由于這種保姆式的管理服務,老師與學員間十分融洽。
三、活動豐富,六大項目助推品質老年生活
許多老年人面臨“數字鴻溝”的困境,就醫難、購物難、出行難、掃碼難……在這些重重挑戰面前,許多老年人找不到情感的歸屬,感覺被社會遺忘。為解決這些老年人的困難,寧圍老年學校開設智能手機操作教學課程。
健康與長壽,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的共同愿望和普遍關心的一件大事。中醫傳統養生文化作為中華民族認識人體生命,維護身體健康進而延年益壽的智慧結晶和文化瑰寶,對提高我國老年人整體健康水平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為提高老年人健康觀念和防病意識,寧圍老年學校舉辦中醫養生保健知識講座。
休閑娛樂項目
書法、花藝活動迎合了當下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豐富了老年人的業余生活。翰墨飄香,書韻流傳。神情專注、寧心靜氣,從坐姿、握筆、運筆開始學起,感受書法中的藝術和其承載著的民族精神。素手粘花,精耕細作,老人們興致盎然制作出一件件屬于自己的作品。在指尖的樂趣和雅致之余,老人們暢聊農耕往事,幸福生活倘徉在歡聲笑語中。
中國剪紙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紙上剪刻花紋,用于裝點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動的一種民間藝術。在中國,剪紙具有最廣泛的群眾基礎,它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會生活,是各種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傳統糕點,經過千年文化傳承,有著歷史的香氣。定勝糕,松香軟糯,綿綿甜甜,寓意吉祥,大家都喜愛。親手做一做,感受動手的快樂,分享勞動的甜蜜成果,江浙傳統名點在自己的手中做成,多么有成就感!
手工制作項目
在城市化進程中,培養老人的美好的生活情趣,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讓老人知美,愛美,會美,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