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作為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建設單位(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A檔),面對鄉村振興的重大戰略機遇,充分發揮建設類高職院校的專業特色和技術人才優勢,以貢獻學院職教價值為追求,深化務實拓展校地、校鎮合作,積極服務美麗城鎮建設,助力鄉村振興,打造建設類職業院校“以服務謀提升,以貢獻求發展”服務模式。
在浙江省建設主管部門的統籌領導下,學院結對幫扶麗水市青田縣貴岙鄉、小舟山鄉和禎埠鎮等。圍繞小城鎮綜合整治、美麗宜居示范村建設、農村污水治理、經濟薄弱村消除等重點工作,學院充分發揮建設類高職院校的專業特色優勢,先后選派6位優秀教師擔任農村工作指導員,長期駐村工作,謀劃脫貧舉措,服務精準扶貧,促進當地經濟發展;選派專業技術精湛的教師組建鄉村規劃、農房設計、農污治理等技術服務團隊,開展鄉村振興技術服務。在青田縣貴岙鄉開展駐村幫扶工作的省第十批農村工作指導員沈玉英教授,獲得浙江省“最美建設人”榮譽稱號。另外,學院還積極組織黨員教師主動和貴岙鄉、小舟山鄉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開展結對工作,捐助落實21名學生從高中到大學的學費。
學院與浙江省村鎮建設研究會合作共建了“鄉村振興學院”和“鄉村振興研究院”,圍繞浙江省美麗城鎮創建的需求,培養符合鄉村振興需要的農污治理及運維、鄉村規劃、農房設計、鄉村景觀設計等方面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為建設環境美、生活美、產業美、人文美、治理美的“五美”城鎮提供人才支撐。學校協同省村鎮建設研究會還進一步與青田縣禎埠鎮務實合作,共建了“鄉村振興學院(禎埠分院)”,結合禎埠鎮的特色優勢,開展鄉村振興技術服務;如服務禎埠鎮綠道建設,助力“甌江干流禎埠綠道”榮獲“浙江最美綠道”;依托學院測繪專業,組建“三下鄉”社會實踐隊,服務禎埠鎮三維實景測繪,為禎埠鎮農村風貌管控、鄉村違法圖斑查處、典型古建筑保護等提供基礎數據支持,賦能數字禎埠建設。
建設美麗浙江,既要有“潔凈宜居、詩畫風情”的美麗小鎮,更少不了“田園風光、最憶鄉愁”的美麗鄉村;尤其是農村污水治理、垃圾分類管理等,更是打造美麗鄉村的關鍵環節。圍繞農村污水治理,學院依托開設的環境工程等專業,牽頭浙大水業有限公司等多家農村水環境治理領域的知名企業,共同成立了“農污治理1+X”專業聯盟,校企共同培養農村污水治理及運維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為浙江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運維管護提供了人才支撐。同時,學院教師還積極開展農村污水治理的技術服務活動,積極開展“十鎮百村”美麗服務工程,先后在20余個鄉鎮開展農村污水整治技術服務活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提供技術支持。圍繞垃圾分類,學院牽頭編制《浙江省城鎮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信息系統技術標準》,助力全省垃圾分類工作;同時,學院還充分發揮上虞校區的辦學優勢,與紹興市上虞區垃圾分類部門和上虞區綜合行政執法部門合作,協同在上虞辦學的其他高校,合作共建了“上虞區城鄉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研究院”,共同圍繞垃圾分類開展技術研究和技術服務等工作,助推“品質上虞”建設,上虞區獲得浙江省垃圾分類先進區(縣)榮譽稱號。
開展建筑工匠的職業技能提升服務,也是助力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浙江省是建筑產業工人隊伍培育國家試點,作為建設類高職院校,學院在浙江省建設部門的指導下,組建了浙江省現代建筑產業學院,作為浙江省建筑產業工人隊伍培育和技能提升重要平臺。以此平臺為基礎,學院積極開展農村建筑工匠、建筑產業工人、建筑特種作業人員等技能提升活動,開展村干部村鎮建設管理等方面的技能培訓,服務浙江省建筑業“金藍領”職業技能提升,助力鄉村振興工作。
服務鄉村振興,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將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用真心、真情持之以恒地助力美麗城鎮建設、服務鄉村振興,譜寫新時代高職院校“以服務謀提升,以貢獻求發展”的新篇章。(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 徐哲民)